您的位置:首页 >旅游 >

北非后花园马拉喀什:赭红之城 像是一部奇幻电影般展现在眼前

2019-06-14 15:36:54    来源:网易旅游

老城门之一阿格诺门(Bab Agnaou),建于阿尔摩哈德王朝时期。

老城门之一阿格诺门(Bab Agnaou),建于阿尔摩哈德王朝时期。

赭红之城马拉喀什,总像是一部奇幻电影般展现在眼前。

赭红之城马拉喀什,总像是一部奇幻电影般展现在眼前。

赭红之城、南方珍珠、北非后花园……当这几个关键词集合在一起,几乎所有游人都能迅速抢答出这是马拉喀什。这样一个有着鲜明面孔的摩洛哥城市,带着些许中世纪的气质,富饶又贫穷着、保守又开放着、嘈杂又宁谧着;神偷和阿訇在小巷中擦肩而过;戴着黑玛尔的穆斯林女性与穿着吊带热裤的欧洲姑娘相视一笑;街头的老爷车惊了送货的驴车,驴子的叫声在条条巷子中扩散开去,引逗的刚刚放学的孩子们,在夕阳中笑出了金色的光芒……

阿格诺门。

阿格诺门。

马拉喀什有着异域的浪漫。

马拉喀什有着异域的浪漫。

正是这种丰富和混杂,使得马拉喀什成为了无数游人反复前往的目的地,不断的深入到街头巷尾探险,同一个目的地,竟然每次都是全新的体验。

Chaima在为大家讲解阿拉伯文字艺术。

Chaima在为大家讲解阿拉伯文字艺术。

抵达马拉喀什首日,迅速打卡完各式网红景点后,想要更深入了解马拉喀什文化的我们,在爱彼迎发现了刚刚上线的“多天探险体验”产品,热衷于尝鲜的一行人,果断预定了马拉喀什体验达人Chaima带队的行程。Chaima是土生土长的马拉喀什人,供职于Rustic Pathways Foundation,这是一家致力于解决全球重要发展问题的非营利组织,体验产品的收入也都会用于发展滞后社区的改善。Chaima个人也一直积极踊跃地回馈社区,并坚信跨文化交流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联系。她带队的产品中,香料体验课、阿拉伯书法体验课、阿特拉斯山脉远足……无一不传达着深入交流的理念。

Chaima带领游人拜访sbiti村子里的老者。

Chaima带领游人拜访sbiti村子里的老者。

于是,后面几天的行程,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Chaima,一行人充满了期待和安心,毕竟,“咱在马拉喀什有人了!”。

马拉喀什

扎入市井,做一个地道的“俗物”

游走在马拉喀什,本就如置身于《天方夜谭》的字里行间,其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非麦地那(Médina)莫属。

麦地那特指摩洛哥城市内的古老城区,与具有欧洲风格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不同,马拉喀什的麦地那内,保留着赭红色的阿拉伯民居、犹太民居,身着吉拉巴(Djellaba,摩洛哥人穿着的宽松长袍)、脚踩巴布什鞋(Babouche Slipper,也被称作摩洛哥拖鞋)的老人赶着驴车晃晃悠悠的驶过,古意盎然。

德吉玛广场位于麦地那的西南端。

德吉玛广场位于麦地那的西南端。

德吉玛广场(Jemaa-el-Fna,被游人亲切的称作“不眠广场”)则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闪耀在麦地那的西南端。这里可谓是摩洛哥最著名的广场,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又于2001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这里从17世纪开始,便成为了民间演出的聚集场所,耍蛇人、训猴人、杂耍艺人、说书人、算命的老者……像是穿越了数百年而来,与各式小摊贩的叫卖声混杂着,在夜市摊蒸腾起的烟雾中,与每一位游人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欣喜、惊奇、怀疑、戒备、愤怒、依依不舍……这里几乎能唤醒每一种情绪,时刻浓烈着、炙热着、混乱着、迷人着。

猫咪在麦地那内随处可见,已然一幅主人姿态。

猫咪在麦地那内随处可见,已然一幅主人姿态。

麦地那内的每一条小巷交错相通,对于初来乍到的异国游人,几乎毫无章法可言,一旦走进小巷,就像走进了一座磁场,能让头脑中的方向感瞬间迷乱。

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

好在我们有活地图Chaima。在她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德吉玛广场,一头扎进巷子深处,越过“层峦叠嶂”的巴布什鞋、吉拉巴、羊毛毯、彩绘陶盘、精雕铜盘、塔吉锅、编织罐……一股层次丰富的异香扑面而来,唤醒了我们因为信息量太大而过载的大脑。

马拉喀什

眼前便是大名鼎鼎的Herboriste du Paradis了。这是马拉喀什人推荐的最正宗的香料店之一,店内堆摆满了各式叫不上名称的香料山,穿行其间,会觉得自己像是一位等待被神启的魔女。手捧一杯热气腾腾的薄荷茶落座后,药剂师模样的店员便会开始一堂关于香料的公开课。

在摩洛哥,几乎万物皆可为香。

在摩洛哥,几乎万物皆可为香。

摩洛哥自古便是香料王国,早在公元九世纪,就开始向隔海相望的西班牙出口香料。常见的有番红花、阿特拉斯山雪松、摩洛哥玫瑰、茴香、姜黄、豆蔻等植物类香料,当然,还有琥珀、绿松石、各式彩矿、动物皮毛等等,几乎万物皆可为香,不胜枚举。

TIPS:马拉喀什打卡景点

当然,对于第一次到访马拉喀什的游人,著名的景点也是不容错过的,大概需要预留两天时间,来一一拜访。

→库图比亚清真寺Mosquée Koutoubia

马拉喀什

作为阿尔摩哈德朝代的典型宗教建筑,库图比亚清真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高耸的灯塔,成为北非最美丽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始建于12世纪,设址于原纸张集市,寺名也由此而来。寺内由17道柱廊组成北非最大的祈祷厅之一,可同时容纳2万名信徒。灯塔高77米,四面外墙的雕花及碑铭装饰均不相同。

在清真寺围墙外踢足球的少年们。

在清真寺围墙外踢足球的少年们。

作为市区的最高建筑,库图比亚清真寺俨然成为马拉喀什的城市标志。不过库图比亚清真寺只对穆斯林信徒开放,旅人只能在外部欣赏这座美丽建筑。

→本约瑟夫神学院Médersa Ben-Youssef

马拉喀什

这座宗教建筑始建于16世纪,近4个世纪以来接待了来自马拉喀什之外的无数宗教学徒,132座房间最多可容纳900名学生。神学院结合了安达卢西亚和阿拉伯风格,建筑构造极为对称,奢华的雕花与马赛克也无不展现宗教在阿拉伯历史上的神圣地位。

→马拉喀什博物馆Musée de Marrakech

马拉喀什

博物馆设在一座建于19世纪的行宫内,常年展示摩洛哥历史文物,包括各时期瓷器、首饰、服饰等,以及摩洛哥当代艺术作品。博物馆建筑本身为典型的摩尔艺术建筑,其巨大的庭院尤为特色。

→马若雷勒花园Jardin Majorelle

马拉喀什

20世纪初期,法国画家杰克马若雷勒(Jacques Majorelle)在马拉喀什定居时,买下了这块土地。最初,这只是一片简单的棕榈地。痴迷于园艺的Majorelle在建造画室别墅后,开始按照自己喜爱的伊斯兰风格结合热带风情打造这座阿拉伯式的印象派花园。

马拉喀什

很多年后,一次偶然的参观让法国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爱上了这座花园,于是和他的爱人,在1980年买下了它,并逐渐将其改造成现在人们欣赏到的繁盛景观。马若雷勒花园占地约12公顷,种植了超过300中的珍稀植物。园内还设有马拉喀什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包括伊夫圣罗兰的收藏品以及大量珠宝、绘画、瓷器等。

→YSL博物馆

马拉喀什

圣罗兰的同性爱人Pierre Bergé,在他死后为他建起的这座博物馆。由爱马仕家族御用私宅设计团队设计。建筑使用的是摩洛哥当地的材料,如玻璃砖、月桂树和橡木。外观则是是用当地传统红陶和建筑技艺,对布料的纹路和编织首发进行模仿。馆内设有400平方米的永久展览空间,和150平的临时展厅、礼堂、书店和咖啡厅。展示的内容,包括了圣罗兰各类创作档案,从设计稿、到各式高级成衣,几乎是法国近代高级成衣史的一道缩影。

→马拉喀什摄影博物馆和视觉艺术博物馆

马拉喀什

摄影和视觉艺术博物馆目前位于El Badii Palace的中心。有很多摩洛哥当代艺术家作品在这里常年展出。博物馆旨在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促进摩洛哥摄影和视觉艺术的发展,这些艺术现今仍然受到很多阻挠。为了符合国际标准,该博物馆已经申请基金,由建筑师大卫普菲尔德设计,并重建和扩大其面积到大约6000平方米,将来会展览更多的艺术作品包括建筑、设计、新闻摄影、时尚和文化相关的静态和动态作品。

关键词: 北非后花园马拉喀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