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开拓产业未来发展新赛道
一是以“人工智能+”培育未来制造新模式。从历史的维度看,几次科技革命均推动生产制造方式发生颠覆式革新。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传统的手工业工场逐步向工厂制生产模式转变;第二次科技革命则促使大规模流水线作业方式产生。如今,“人工智能+”正引领着新一轮变革,推动生产方式朝着智能驱动、数实融合的方向迈进,这一转变必将为众多行业带来效率的质变与模式的重塑。在设计规划方面,人工智能可综合人、物、知识、技能、标准等各资源要素,找到解决方案的“最优解”,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在生产制造方面,人工智能可对设备的运行工况、生产状态、质量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从而针对性改进工艺与优化流程。在劳动组织方面,人工智能可有效弥合个人力量不强、耐性不足、稳定性不够、环境适应度不广等短板,胜任人之不能为(如危险有害劳动场景)、人之不适为(如大量繁琐性、重复性劳动场景)的领域,“人机协同”的组织模式将成为常态。
二是以“人工智能+”开拓未来消费新场景。生产对于消费而言,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它不仅明确了消费的具体对象、塑造了消费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为消费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特别是那些具有颠覆性的创新产品,往往能够成为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的关键“引爆器”。例如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革命性引领开启了新的智能手机时代。如今,新一代人工智能也正在促进手机、计算机、汽车、家电等产品的颠覆性变革,成为打开消费电子行业新篇章、推动消费市场重焕活力的新引擎。以汽车为例,工业时代的汽车功能单一,仅仅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则升级为会看、会听、会说、会驾驶、会思考、会学习的“智能体”,成为人们智能生活的“管家”,与各类智能家居远程协作。
三是以“人工智能+”创造未来创新新路径。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拥有“创新使能者”的作用,能为提升科技研发效率、培育新兴产业打开机会之门。在科技创新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从多元异构的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生产知识,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在几天内就筛选了超过1亿种化合物来研发新型抗生素。人工智能赋能下,科学技术规律的发现将从基于“公式+理论”来推导描述向“参数+算法”方向拓展。在产业创新方面,人工智能将加速与生物、能源、材料等其他前沿技术领域交叉融合,产生创新的群体性跃升态势。例如,人工智能可高效支撑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等全环节的赋能应用,能大大推动新型材料的发现和转化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步,我国需趁势而上加力推动“人工智能+”,将技术优势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充分结合,形成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生态。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紧密结合,构建人工智能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雁阵行列”,强化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用户服务全流程,打通“硬件-系统-产业”全链条,在工业制造、消费服务、科技研发、城市治理等领域形成标杆性新产品新场景,系统化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的整体影响力。
二是建立适应“人工智能+”的治理体系。新业态也伴随着成长的“烦恼”,人工智能也存在生成虚假信息、算法歧视、数据泄露等问题。要加快完善适应新业态的治理体系,以“善治”推动“善智”。一方面,可充分运用技术监管手段,“以技术之盾应对技术之矛”。如研发智能检测工具来识别不当、有害或非法的人工智能内容;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人工智能产生的新热点新问题的制度回应,以“敏捷治理”为导向,完善数据、算法、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等规则。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以“人工智能+”开拓产业未来发展新赛道
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 -
我国正在制定84项人工智能国家标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在9月... -
元宇宙:泡沫破灭还是价值回归
第二十届文博会集中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元宇宙、文化和科... -
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 -
百亿补贴能否买回“消失的人工客服”
效率若不能服务于人,再高的订单量也堆不出忠诚,再智能的算法也算... -
大国院士:“千里眼”的守望者贲德
雷达,是国防的眼睛,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的一生。走在中国电科...
- 以“人工智能+”开拓产业未来发展新赛道2025-09-18
- 我国正在制定84项人工智能国家标准2025-09-18
- 元宇宙:泡沫破灭还是价值回归2025-09-18
- 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成就2025-09-18
- 百亿补贴能否买回“消失的人工客服”2025-09-18
- 大国院士:“千里眼”的守望者贲德2025-09-18
- 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看机器人如何“点亮2025-09-18
- 新华网专访高德CEO郭宁:通过“信用”创新2025-09-18
- 蚂蚁消金首席科学家康宇麟:AI大模型为风控2025-09-18
- 龙头企业整合加速 半导体行业并购活跃2025-09-18
- 数字藏品:政策助力脱虚向实2025-09-18
-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 工业智能体专2025-09-18
- 科技在文物“防保研管用”领域大显身手2025-09-18
- 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2025年服贸会2025-09-18
- 记者观察|2025年服贸会开幕 世界共享“数2025-09-18
- AI技术之光照进“无人家务”梦想2025-09-18
- 技术不断突破 量子计算加快商业化落地2025-09-18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2025-09-18
- 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2025-09-18
- DeepSeek-R1模型训练方法发布2025-09-18
- 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世界大会在京开幕2025-09-18
- 商务部、工信部等9部门发文扩大服务消费2025-09-18
- 月球热演化研究获重要进展 内生月震引发新2025-09-18
- 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加速落地2025-09-18
- 首个行业标准预发布 智算中心建设迈向规范2025-09-18
- 国家网信办拟细化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的网2025-09-18
- 让传感器动起来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脑机接2025-09-18
- 半导体等热门赛道公司成机构调研心头好2025-09-18
- 江丰电子:二十年坚守以创新锻造内“芯”2025-09-18
- 紫燕食品2025上半年业绩承压 多重挑战凸显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