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泡沫破灭还是价值回归
前几年,以元宇宙、NFT(数字藏品)、虚拟数字人等为代表的新概念新技术大火,成为资本、科技巨头追逐的焦点。几年过去了,那些曾经火热的概念现在怎么样了?本报今起推出“火热概念今如何”系列报道,回溯这些新概念新技术发展历程,展现当前状况,探讨未来方向。
2021年至2022年,元宇宙承载着人们对数字技术发展的殷切期许,一度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宠儿。然而,短短几年过去,这个曾经火热的概念悄然降温。元宇宙当下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又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行?
应用面临重重阻碍
元宇宙,这个曾被认为有望代表互联网演进新方向的概念,展现出一幅无比广阔的想象画卷:人们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能够在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互映射、交互的虚拟世界里进行社交、学习、娱乐以及工作等生理必需行为之外的各类活动。如果元宇宙技术能够成熟落地,无疑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元宇宙概念一度受到资本青睐。2021年,元宇宙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年也因此被行业称为“元宇宙元年”。据速途元宇宙研究院数据,高达99.9%的“元宇宙”商标都是在2021年之后进行注册申请的,仅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元宇宙商标的申请数量就多达9965个。而且,2021年全年共发生45起主营业务包含“元宇宙”企业的相关投融资事件。
但几年时间过去了,元宇宙相关产品销量出现下滑。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统计,2024年全球虚拟现实(VR)头显出货量同比下降12%,连续3年呈现下滑态势。
元宇宙概念“熄火”了吗?它在落地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哪些现实阻碍?
“2021年元宇宙概念席卷全球后,其热度逐渐从顶峰开始衰退,特别是伴随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崛起,元宇宙加速向理性发展阶段转变。”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陈凤仙认为,当前元宇宙落地面临几大困境:一是技术不成熟,用户体验落差大。硬件设备在技术上进展缓慢,操作流程复杂且普遍存在使用体验不佳、难以持久佩戴等缺陷。系统层面受限于算力不足与网络延迟,很难实现真正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二是商业化路径尚未打通。现有用户端应用以游戏、社交为主,内容同质化问题突出,导致用户黏性与付费意愿较低;三是资本短期逐利性倒逼企业战略重心迁移。元宇宙建设通常需要5年至10年时间,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在AI快速崛起背景下,资本快速转向商业化路径更清晰的AI赛道。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徐浩然表示,元宇宙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着监管、安全、伦理以及法律等多个层面的新挑战。一方面,元宇宙需要对海量用户信息、数据进行持续收集,难免会引发人们对数据泄露以及隐私侵犯的担忧;另一方面,适配数字经济的监管和法律框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尽管从技术到商业模式,再到配套的法律法规等诸多现实挑战迟滞了元宇宙的发展,使其呈现出‘熄火’的表象,但并不意味着元宇宙技术和产业就此停摆。”徐浩然说。
工业元宇宙加速落地
当围绕元宇宙的讨论逐渐趋于理性时,工业元宇宙日益成熟,为工业生产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工业元宇宙,是指应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将传统工业制造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全新的智能化工业生态系统。通过对数据展开全面采集、处理和分析,工业元宇宙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助力工业生产实现智能化转型。
2023年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发展虚实融合互促的工业元宇宙,将进一步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之一,并从近期和远期两个层面做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在政策支持以及广阔发展前景的双重驱动下,工业元宇宙加速在诸多场景落地应用。比如在钢铁冶炼、汽车制造等领域,部分企业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来构建虚拟工厂,借助数字技术对实体生产线进行还原,从而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实时感知以及远程监控,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安全风险,展现出数字孪生技术融入工业运营后所带来的实质性效益。
“工业元宇宙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应用,将从系统层面深度赋能制造业发展。”陈凤仙认为,在研发环节,通过高保真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实现产品设计、测试和工艺验证的全面数字化,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试错成本;在生产环节,基于实时数据驱动的虚拟工厂,可实现生产全程可视化调度、设备预测性维护和资源动态优化,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柔性制造能力;在服务环节,依托沉浸式的远程协作与AR实时操作指导,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售后响应速度与服务质量。
徐浩然认为,目前工业元宇宙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关键技术突破、成本控制以及标准统一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不过其理念正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实践以及行业应用逐步落地,并且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与产业投入,它是一个正在被积极构建且逐步走向现实的未来愿景。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尽管元宇宙距离真正的技术成熟和广泛应用还面临不小挑战,但受访专家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元宇宙依然具有光明前景。“任何一项技术的扩散和场景落地都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元宇宙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个泡沫挤出、价值回归、技术积累和场景开发的耐心过程。”徐浩然说。
“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的‘退潮’是一种理性回归,其未来发展依然蕴含巨大潜力。”陈凤仙认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元宇宙正脱离概念炒作,转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价值回归阶段。
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元宇宙产业加速落地赋能进程,AI大模型接入等与其他技术的融合成果显著,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从产业链发展情况看,元宇宙软硬件产品层、应用场景层企业发展态势较好,带动效率提升较为明显。从区域发展情况看,华北、华东地区出台支持政策,带动当地元宇宙企业数量快速增长,重庆等西南地区元宇宙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发展势头较好。预计2027年我国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到1676.7亿元。
“从综合产业政策推进、技术融合突破以及场景深化等趋势来看,元宇宙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徐浩然认为,元宇宙产业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牵引下进入了系统化推进阶段,其中工业元宇宙凭借其明确的应用需求以及强大的付费能力,已成为当前元宇宙技术落地的首要场景。除此之外,元宇宙在消费端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正步入多样化探索阶段。
在文旅领域,一些地方运用元宇宙技术在重要景点建设一批数字展馆、虚拟景区等数字文化和旅游体验设施,让游客能够以沉浸式、互动式的方式游览景点风光,感知历史文化,获得更加丰富、新奇的游览体验。在公共服务领域,有地方运用元宇宙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打造覆盖全场景、贯穿全流程的“政务元宇宙服务大厅”,办事群众在这个沉浸立体的政务空间可以享受智能导办、智能问答等多元服务,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元宇宙技术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力量。在相关垂直场景的深耕细作,不仅丰富了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也进一步推动了元宇宙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徐浩然说。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元宇宙:泡沫破灭还是价值回归
第二十届文博会集中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元宇宙、文化和科... -
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 -
百亿补贴能否买回“消失的人工客服”
效率若不能服务于人,再高的订单量也堆不出忠诚,再智能的算法也算... -
大国院士:“千里眼”的守望者贲德
雷达,是国防的眼睛,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的一生。走在中国电科... -
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看机器人如何“...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正在山东青岛举办,从智能居家养老到各种工业场... -
新华网专访高德CEO郭宁:通过“信用”创...
 高德地图今日正式发布扫街榜。这份榜单看似是一个生活服务类...
- 元宇宙:泡沫破灭还是价值回归2025-09-18
- 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成就2025-09-18
- 百亿补贴能否买回“消失的人工客服”2025-09-18
- 大国院士:“千里眼”的守望者贲德2025-09-18
- 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看机器人如何“点亮2025-09-18
- 新华网专访高德CEO郭宁:通过“信用”创新2025-09-18
- 蚂蚁消金首席科学家康宇麟:AI大模型为风控2025-09-18
- 龙头企业整合加速 半导体行业并购活跃2025-09-18
- 数字藏品:政策助力脱虚向实2025-09-18
-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 工业智能体专2025-09-18
- 科技在文物“防保研管用”领域大显身手2025-09-18
- 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2025年服贸会2025-09-18
- 记者观察|2025年服贸会开幕 世界共享“数2025-09-18
- AI技术之光照进“无人家务”梦想2025-09-18
- 技术不断突破 量子计算加快商业化落地2025-09-18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2025-09-18
- 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2025-09-18
- DeepSeek-R1模型训练方法发布2025-09-18
- 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世界大会在京开幕2025-09-18
- 商务部、工信部等9部门发文扩大服务消费2025-09-18
- 月球热演化研究获重要进展 内生月震引发新2025-09-18
- 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加速落地2025-09-18
- 首个行业标准预发布 智算中心建设迈向规范2025-09-18
- 国家网信办拟细化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的网2025-09-18
- 让传感器动起来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脑机接2025-09-18
- 半导体等热门赛道公司成机构调研心头好2025-09-18
- 江丰电子:二十年坚守以创新锻造内“芯”2025-09-18
- 紫燕食品2025上半年业绩承压 多重挑战凸显2025-09-18
- 汇源果汁发声明 爆称大股东私刻公章2025-09-18
- 资本密集加持 无人车物流赛道火热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