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鱼龙带来跨越亿年的降噪智慧
鱼龙是一类从陆地成功过渡到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它们的身体逐渐进化得更像鲨鱼或海豚,以适应水下生活。尽管科学家对鱼龙的外形有所了解,但对于其组织结构的认识,却大多基于推测而非直接证据。直到最近,《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揭示了关于一种名为Temnodontosaurus的鱼龙的独特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瑞典科学家在德国西南部发现了这种鱼龙独特前鳍的化石。这块大约1米长的翼状鳍边缘呈锯齿状,末端灵活。通过电脑流体动力学模拟,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这些锯齿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或是增强游泳效率,而是有着更为精妙的作用:减少捕猎时产生的噪声。
毫无疑问,在昏暗的远古海洋深处,视力受限的情况下,如何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就成为生存的关键。鱼龙给出的答案是:利用其特化的鳍来降低移动时的水流噪声,从而实现无声捕猎——正是这项技能使得它们能够在不惊动猎物的前提下迅速靠近,给予致命一击。
这一发现为现代科技带来了启发。远古鱼龙通过进化解决了捕猎面临的问题,人类则能借鉴它们的方法,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之一:海洋噪声污染。
无论是船只航行还是军事声呐,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噪声正严重干扰着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活。鱼龙鳍可以成为一种设计理念,帮助探索新材料开发,以减少人造设备在水下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而通过模仿这种古老的鳍结构,未来或还能看到更加环保的船舶设计,甚至是潜艇技术。
这不仅是对过去生命形式的一种致敬,更是跨时空“合作”的一个实例。它展示了自然界无尽的智慧如何指导我们的技术创新,帮助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远古鱼龙带来跨越亿年的降噪智慧
 在深邃的海洋中,声音是生物交流、导航和捕食的重要媒介。然... -
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风洞启用
 16日,国内首个专注低空飞行器气动研究的复合型风洞在广东空... -
“中国天眼”看清极高速星际云内结构细节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依托被称为中国天... -
广西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下线
6月18日,在广西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机器人产业园,柳州优必选智能科... -
活力中国调研行|手术机器人发展惠及更...
通过单一小切口完成各类微创手术、不开颅微创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在... -
5G发牌六周年:技术持续演进 赋能千行百业
18日开幕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聚焦5G融合、人工智能+、...
- 远古鱼龙带来跨越亿年的降噪智慧2025-07-17
- 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风洞启用2025-07-17
- “中国天眼”看清极高速星际云内结构细节2025-07-17
- 优哩哩(YULILY)合规性解读,打造全球短视2025-07-16
- 优哩哩(YULILY):合法合规的短视频跨境电2025-07-14
- 缝合技术缺陷:医生手法如何影响疤痕形成2025-07-13
- 夏天洗冷水澡,更容易降温吗?丨中新真探2025-07-10
- 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更凉快?(不是白色)2025-07-10
- 港中大研发新型病毒纳米纤维技术 可精准消2025-07-10
- “喝不完、根本喝不完”的奶茶,最好这个时2025-07-10
- 今夏流行的“中式养生水”,你喝对了吗?医2025-07-10
- 铅中毒离我们有多远?速查身边这些隐患2025-07-10
- 夏季想减肥的朋友 快上车2025-07-10
- 快查收专家这份全年龄段“爱眼说明书”2025-07-10
- 血铅半衰期约28天:进入人体内的铅能彻底清2025-07-10
- 舍不得开空调?当心! 炎值飙升室内也会中2025-07-10
- 药学专家支招 喝、贴、泡!中药防暑三步走2025-07-10
- 中新健康丨防止铅中毒,小心家里的老旧水管2025-07-10
- 夏季多雨,这些安全隐患要留意(服务窗·夏2025-07-10
- 夏季“蛇咬伤”频发 这些常见操作可致截肢2025-07-10
- 浙江两项研究成果显著提升肺癌脑转移患者生2025-07-10
- 一个比走路还简单的动作!每天10分钟,至少2025-07-10
-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7-10
- 助老人就医“无忧” 上海今年已有1203名陪2025-07-10
- 这几种“不健康”食物,其实可以放心吃!2025-07-10
- 做家务能减肥?官方“活动强度系数表”给出2025-07-10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在大凉山深处开启“授2025-07-10
- 中国儿基会:“关爱小乳牙2025科学防龋”公2025-07-10
- 每天靠墙蹲一蹲,只要十几分钟,好处很多!2025-07-10
- 洪水过后 这几类食物和饮品不宜入口 汛期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