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中国创新成绩斐然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加上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全球领先,中国已成功摘取这三颗船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在国新办7月9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了这一点。
这“三颗明珠”恰是“十四五”时期中国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
5年来,中国站上了一个又一个创新制高点,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嫦娥六号”实现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第一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等等。
这些“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是中国创新的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带动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很多领域正在加快从量变到质变、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变。
事实证明,“脱钩断链”、打压遏制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只会加速中国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力排名较2023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十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
即便是经受了世纪疫情、贸易霸凌等冲击,中国依然稳步走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坚定且从容。
中国的创新突破不断,靠的是什么?
这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支撑。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3个大台阶,预计将接近140万亿元。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个排名前3经济大省2024年的总量,超过长三角地区的总量,也超过世界排名第3国家的总量,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Play Video视频:中国有数|中国五年再造一个长三角来源:三里河
如今的中国,坐拥很多个“第一”“最大”“最多”的头衔,包括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大国,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了全球数量最多的5G基站。硬核的经济实力,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增至3.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至2.68%,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
“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中国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3.6万亿元折射创新的决心和力度。随着研发投入加速增长,创新基础越来越牢,中国正从全球制造中心大步迈向全球创新中心。
这离不开人才红利的释放。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24年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中国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
人才创新活力不断迸发,让创新后劲越来越足。正如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所言,“中国的人才队伍令人惊叹,看好中国市场,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这离不开创新生态的完善。
多年来,中国一直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迭代的成功之路。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73.8%。
中国式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创新氛围越来越浓,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速铁路跨越千山万水,电动汽车驶入千家万户,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我在中国看到了世界未来的样子。”《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如此感叹。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十四五”中国创新成绩斐然
中国集齐了三颗明珠。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 -
(乡村行·看振兴)“百草之王”撑起致...
走进王颜利经营的店铺,鲜参、干参及琳琅满目的精深加工产品摆满货...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十三五...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 -
沈阳政府机构架桥引智 高端装备制造领...
据沈阳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7月8日消息,在该中心的精准对接与全程跟... -
中国国开行与南部非洲开发银行签署21亿...
当地时间7月8日,2025年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年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
全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
- “十四五”中国创新成绩斐然2025-07-09
- (乡村行·看振兴)“百草之王”撑起致富梦2025-07-09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十三五”末2025-07-09
- 沈阳政府机构架桥引智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结2025-07-09
- 中国国开行与南部非洲开发银行签署21亿元人2025-07-09
- 全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2025-07-09
- 我国“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2025-07-09
- 台风“丹娜丝”影响福建 多地景区景点暂停2025-07-09
- 报告:上半年金融、科技与高端制造业需求突2025-07-09
- 2021年至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2025-07-09
- 2021年以来我国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额已超2025-07-09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5-07-09
- “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2025-07-09
- 全球每5斤谷物就有1斤多产自中国2025-07-09
- (活力中国调研行)传统中医药产业邂逅智慧2025-07-09
- 中国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2025-07-09
- 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首位2025-07-09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2025-07-09
- 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2025-07-09
- 我国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2025-07-09
-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2025-07-09
- 数个“第一”!中国创新取得重大突破2025-07-09
- 2021年至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2025-07-09
- 广州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量352025-07-09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025-07-09
- 国家统计局: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2025-07-09
- (活力中国调研行)“关中粮仓”智造新名片2025-07-09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2025-07-09
- 特朗普关税政策再成焦点,现货黄金跌逾1%,2025-07-09
- 百名学界业界专家为青海高海拔冷凉蔬菜产业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