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持续发力 小工程撬动大民生
老城区绽放新活力
曾经灰暗破旧的小区建筑,如今在更换了新窗户、新管道并经粉刷后,楼体焕然一新;从前杂乱无章、堆满杂物的空地,增设了儿童游乐设施,摇身一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小花园;曾经萧条冷清的街道,经过城市更新后,一间间特色店铺鳞次栉比,咖啡店内飘出的浓郁香气,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城市更新真切地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北京磁器口附近老旧小区居住多年的张大爷对记者说:“以前小区道路坑洼不平,停车也乱糟糟的。现在经过改造,路平整宽敞了,规划了专门的停车位,增设了健身器材,环境好了,日子过得更有滋味了。”
从事创意工作的李女士也表示,城市更新打造的文化创意街区充满活力。“这些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创意空间,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和交流合作的场所,让城市变得更有魅力。”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惠民生、补短板,另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活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对于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推动城市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城市更新绝非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破旧立新,能让老城区绽放新活力,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
城市更新再提速
2024年以来,从中央到各省市,城市更新政策持续发布,推动我国城市更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大力度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4月8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通知》,旨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在城市更新范围方面,《通知》提出,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将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各城市要按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原则,突出本次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聚焦城市老城区,集中打造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形成样板片区。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将对入围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
“自2024年以来,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2025年再次补助,体现了财政对城市更新的重视。”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对记者分析说。
吴建钦表示,2025年的定额补助主要体现四个特点。第一,补助标准延续区域差异化,继续体现了对中西部及超大特大城市的倾斜支持。从城市内部来看,2025年实施范围需集中在城市老城区。第二,支持的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宽。2025年除了继续重点支持地下管网更新、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外,还加强了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第三,示范城市评选范围扩大。2024年首批仅15个示范城市,且优先覆盖超大特大城市及长江经济带沿线,2025年范围扩展至“大城市及以上城市”,评选不超过20个,新增黄河、珠江流域重点城市。第四,资金支持方向扩大。与2024年只有两个方向相比,今年中央资金可用于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等三类相关支出。
“这意味着,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重点是中央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将急难愁盼的公共设施短板补上,同时在模式上将探索出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谁出资谁受益、资金平衡的模式。”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强调。
带动市场投资和消费
来自住建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6万个,完成投资2.6万亿元。其中,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5.6万个,加装电梯2.5万部,增设停车位超50万个。
对于2025年城市更新的工作部署,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除了改善民生,更重要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补短板后,将带动数万亿的市场投资和消费,比如老旧小区提升类、完善类的改造,旧城区复兴带来的消费和文旅等。”李宇嘉对记者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从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便利性、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新需求等方面,城市更新均有较大推动力。城市更新可以将老旧街区、厂房等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商业步行街、购物中心等新的消费场所。比如,河北省将一些工业遗址改造成摇滚聚集地、艺术创意厂等,为年轻人提供了社交和消费的新空间。这些新的消费场景能够激发消费动力,促进消费升级。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认为,城市更新必须与产业转型相结合,互为动力。城市更新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引导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这不仅能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还能创造出更多与新产业相关的消费需求。比如,发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会带动相关电子产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城市更新持续发力 小工程撬动大民生
 作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近日,财政部、住房城乡... -
全面完成“十四五”任务 今年竣工保障...
v -
家居消费新观察|沈怡强:设计驱动创新 ...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家居消... -
3月BHI环比快速上涨 全国建材家居市场...
15日,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立项、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编制并发布... -
OSIM傲胜周曼妮:紧贴用户需求 通过数...
来自新加坡的按摩椅品牌OSIM傲胜已经连续5年参展消博会。在今年消博... -
石头科技刘件:家用清洁机器人消费市场...
今年消博会上,扫地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
- 城市更新持续发力 小工程撬动大民生2025-04-20
- 全面完成“十四五”任务 今年竣工保障性住2025-04-20
- 家居消费新观察|沈怡强:设计驱动创新 打2025-04-20
- 3月BHI环比快速上涨 全国建材家居市场迎来2025-04-20
- OSIM傲胜周曼妮:紧贴用户需求 通过数据驱2025-04-20
- 石头科技刘件:家用清洁机器人消费市场前景2025-04-20
- 英派斯黄建:科技创新激活全民健身新需求2025-04-20
- 可啦啦自建质检实验室 持续加码“时尚+健2025-04-20
- 华顶燕燕窝吴建登:立足海南自贸港 打造燕2025-04-20
- 法国 LPG刘存慧:科技赋能 激发“大健康2025-04-20
- 从康养旅居看银发经济2025-04-20
- 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走势2025-04-20
- 贝壳公告:董事会主席彭永东拟捐赠90000002025-04-20
- 戈峻2025谷雨演讲启幕在即 新华网将全程直播2025-04-20
- 劳模工匠进校园|王河委员:让岭南建筑、岭2025-04-20
- 奥佳华张玮佳:创新重构消费体验 技术塑造2025-04-20
- 科学量化AI对品牌产品印象 首个AI印象(AII2025-04-18
- 日销2.17亿元!成都SKP提振消费“热力度”2025-04-18
- 嫩肤秘诀之润致娃娃针,焕颜之旅就此开启2025-04-18
- 一加 13T 搭载超光影旗舰影像,轻松拍出2025-04-18
- “空—天—地”一体服务激活发展“新”动力2025-04-17
- 一季度良好开局 折射中国经济强大韧性2025-04-17
- 一家外贸企业应对风险的信心从何而来?在消2025-04-17
- 开局企稳、坚定信心,这份国民经济成绩单来2025-04-17
- 四项数据看开局2025-04-17
- 假私募、假券商、假股神、假APP,多地证监2025-04-17
- 中国科技企业谈应对关税波动:失之东隅,收2025-04-17
- 今年一季度湖北省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700亿2025-04-17
- 凯德投资申报中国首单外资消费类公募REIT2025-04-17
- 中国整治“神医”“神药”等广告乱象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