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网”银发族如何防范网络骗局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到这一问题,从技术、法律等角度就守护老年人的数字安全,促进数字环境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深陷“数字陷阱”案例频发
“您已加入平台购物团,每个月要自动扣费800元……”近日,在杭州公安披露的一起案件中,75岁的徐某在家接到了“某短视频平台客服”的来电提醒。徐某一听,赶忙表示要取消该业务。“客服”随即表示会为徐某转接“高级客服”,以协助其完成取消操作。
徐某对智能手机的操作并不熟练,对方便引导徐某下载一个APP办理取消业务,并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在对方“手把手”的指导下登录手机银行,一次次进行密码操作和人脸识别,直到卡内余额被全部转走,徐某才意识到被骗,损失198万元。
徐某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数字技术设下的骗局层出不穷。随着老年人“触网”程度加深,针对他们的精准“围猎”套路也越来越多。
2024年5月,中消协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老年群体频陷网络消费“陷阱”成为当季投诉热点之首。在“消费者投诉热点分析及典型案例”中显示,老年群体遭遇“陷阱”主要表现在网络保险误导性营销、微短剧诱导消费、抽奖链接自动扣款三方面。
此外,不少网友表示,一些直播间以虚假宣传、打感情牌等手段诱导老年人下单,涉及金额动辄成千上万元。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直播+老年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投诉近千条。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都会下降,对新兴的数字技术和复杂的网络信息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辨别能力。”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代表认为,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这些特点,设置“陷阱”,对老年人实现精准“收割”。
老年人易陷“维权难—再受骗”循环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变窄,子女又常常因工作忙碌而无法陪伴在侧,他们内心的孤独感与日俱增。”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鲁晓明委员看来,现实生活中情感上的空缺,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网络平台中,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内心深处对社交和情感交流的渴望,迎合需求,设计骗局。
根据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提升至34.1%,其中60岁以上占14.1%,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现有法律法规对网络消费等行为有一定规范,但针对老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专门、细化条款仍有不足。”方燕代表表示,对于直播间情感绑架式营销、微短剧自动扣费等网络陷阱,法律定性和处罚标准模糊,导致执法司法难以精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由于网络经营主体众多,行为复杂多变,监管力量难以实现全面、实时监管。“不同监管部门职责划分和协同配合存在问题,易出现监管空白或重复监管。而且,对违规行为惩处力度不足,无法形成足够威慑,部分不法商家和平台依旧心存侥幸。”方燕代表告诉记者。
鲁晓明委员认为,短视频平台正成为老年人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平台利用算法向老年人精准推送内容,使他们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形成认知偏差。”
老年人遭遇网络诈骗时,往往面临诉讼成本高、电子证据固定难等问题。“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但针对新型网络诈骗的专业援助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老年人陷入‘维权难—再受骗’的恶性循环。”方燕代表指出。
“加强老年人网络安全保障刻不容缓,这对保障老年群体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方燕代表表示。
多方合力构筑良好的数字环境
2021年,工信部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指出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
近年来,国家网信办、广电总局等多部门已经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对于违规直播间予以封禁,下架一批“不良微短剧”。
面对层出不穷的诱导式网络消费和诈骗,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院长马珺委员建议,加快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增设“数字消费保护”专属条款;加快制定适老化数字服务标准,明确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避免诱导性设计。“要严格限制对老年人高频推送诱导广告。”马珺委员说。
“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日常监管,建立常态化巡查和抽检制度。”方燕代表说,要重点检查平台在用户身份识别、风险提示、消费陷阱防范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部分电商、直播和微短剧平台在追求利益时,忽视老年用户保护。”方燕代表建议,优化平台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充分考虑老年群体需求。电商平台“先用后付”功能要简化关闭流程,设置醒目关闭入口,提供详细操作指南,微短剧平台在用户付费前要多次弹窗确认,提供便捷退订渠道。
山东文康(临沂)律师事务所主任程萍代表表示,防范老年人掉入“数字陷阱”,普法宣传非常重要。相关部门也要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执法举措,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避免老年人陷入‘数字陷阱’,需构建家庭与社会协同的防护体系。”鲁晓明委员建议,社区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帮助老年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此外,还要鼓励子女尽可能增加对老年人的陪伴。
“通过技术友好化、教育常态化、防护立体化的综合施策,为老年人营造可感知、可信赖、可操作的数字环境,让老年人在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鲁晓明委员说。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触网”银发族如何防范网络骗局
老人刚学会用手机上网,就被骗了看到‘扫一扫领礼物’,... -
网络主播协议怎么签?是员工还是合作伙...
在此前的报道中,《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孵化约、全约、商务约... -
传统业务下滑 亚信科技CEO回应:积极应对
近日,亚信科技公布的2024年全年业绩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66 46亿... -
海内外逾500家无人机企业将汇聚第九届世...
记者12日从世界无人机大会组委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主题为步... -
山西省就业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启动
3月12日,山西省就业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启动。该平台的启动标志着山... -
广东启动“跨境电商拓展新市场”专项行动
广东省商务厅12日在广州举办全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现场...
- “触网”银发族如何防范网络骗局2025-03-13
- 网络主播协议怎么签?是员工还是合作伙伴?2025-03-13
- 传统业务下滑 亚信科技CEO回应:积极应对2025-03-13
- 海内外逾500家无人机企业将汇聚第九届世界2025-03-13
- 山西省就业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启动2025-03-13
- 广东启动“跨境电商拓展新市场”专项行动2025-03-13
- “生态绿”变身产业聚集“聚宝盆” 增“绿2025-03-13
- 春日经济“牵手”慢旅行 释放“银发经济”2025-03-13
- 四川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实现首批并网发电2025-03-13
- 今年前2个月京津冀地区出口同比增长2.1%2025-03-13
- 广东启动“跨境电商拓展新市场”专项行动2025-03-13
- “绿色直播间”撬动浙江美妆直播“优质”转2025-03-13
- 西安多措并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促房地产市2025-03-13
- 成都至尼泊尔博克拉定期国际包机将开通2025-03-13
- 重庆首批食用药食同源进口商品顺利通关2025-03-13
- 福建平潭港首艘万吨级重大件运输船顺利入境2025-03-13
- 宁夏绿色矿山数量增至54家2025-03-13
- 中新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会启幕 两国共话生命2025-03-13
- 前2个月山东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9%2025-03-13
- 中国大地保险福州中心支公司:“3.15”进校2025-03-13
- “生态人文 徽风赣韵” 婺源县亮相《3002025-03-12
- 300秒看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2025-03-12
- 春天里的中国|江西婺源,春色漫山2025-03-12
- 我国国土绿化取得新成效2025-03-12
- 手绘长图|2024年我国国土绿化公报2025-03-12
- 从政策红利到市场需求:尚赫傲立万亿蓝海潮2025-03-12
- 土拍火热、二手房成交量上涨 多地楼市回暖2025-03-12
- 外企在中国 | “中国动力”赋能汽车赛道2025-03-12
- 支持马斯克 特朗普买了辆红色特斯拉Model S2025-03-12
- 外媒:Meta开始测试首款自研AI训练芯片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