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全平台超3000万网友点赞!本报记者对话“溶溶妈妈”:遇见孩子们是我的幸运

2022-01-07 11:48:53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摄影/视频剪辑 邹斌 向莹

通讯员 王夫之 闻政 田勇

“她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为‘天线宝宝’们的未来点亮了一盏灯。”1月6日,本报独家报道武汉市江夏区特教老师李溶溶13年来,用爱为400多个有听力障碍的“天线宝宝”传声的事迹后,引发3000多万网友热议点赞。

1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再次来到武汉市江夏区小葵花康复中心,和她的助教以及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并对“传声天使”李溶溶进行了专访。

助教:她让我明白了特教的意义

3岁的锦锦(化名)穿着合身的毕业服,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毕业照片,在李溶溶的助教刘洁面前开心地挥舞。刘洁一把将锦锦抱起来,认真地对她说以后要听妈妈的话,锦锦以为老师是向往常一样在教她说话,便慢慢的一字一字又重复了一遍。

刘洁期待这一天一年多了。2020年7月,“天线宝宝”锦锦在妈妈的陪伴下,从河南来到这里进行康复治疗。锦锦患有严重的分离焦虑症,一开始每天送到班上时,离开了妈妈的锦锦就会大哭不止,一直持续了40多天。“我见证了锦锦从哭到笑,从不会说话到开口喊妈妈全过程。”面对即将毕业回家的锦锦,刘洁十分不舍。

来康复学校前,刘洁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在朋友的介绍下,与锦锦几乎是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成为李溶溶的助教。在这一年多的助教时间里,她看到一个又一个听障宝宝经过李溶溶的指导,开口说话,回归社会,让她明白了特教的意义。

毕业的锦锦和康复中心老师们合影留念

其实刚来时,刘洁只是把助教当作一个挣钱的工作,看着听障宝宝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会了唱歌讲故事,让她觉得比在幼儿园时更有成就感。“这并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个伟大的工作。”刘洁说了一句矛盾的颇有哲学意味的话。

让刘洁感动的还有李溶溶的善良。李溶溶的课很热门,都是一对一教学,当她教会听障宝宝开口发音后,会根据孩子家里的家庭情况及康复状况,推荐到学校里的其他优秀老师那里进行集体教学。

“溶溶老师还是个工作狂。”另一位助教老师吴小玲补充说,你看桌上的盒饭已经凉了。下午3点,李溶溶还在帮助一位听障宝宝发音,将饥饿抛之脑后。这是她的工作常态,从早八点到晚八点,李溶溶鲜有休息,经常饿到胃疼时,才想起桌上凉透了的饭菜。

刚来时,吴小玲问是不是康复学校里最严重的孩子都在李溶溶的班上,“不,是全国最严重的孩子都在我的班上。”李溶溶回答道。吴小玲特别感性,锦锦毕业离开时,她独自躲在角落抹泪,每次有孩子毕业离开时,是她最开心也是最难过的时候。

家长:她让我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教室里,5岁的童童(化名)开心地摆弄手中的玩具,还不知道好朋友锦锦已经毕业将要离开。教室外,童童的父母看着穿着毕业服的锦锦,眼里满是羡慕与期待。

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童童是个耳蜗宝宝,同时还患有较严重的听神经纤细。童童一岁多时,便开始到全国各地进行康复治疗。2019年,童童父母投靠在江苏无锡的亲戚,那段时间,童童妈妈每天带着童童坐动车前往就近的上海接受治疗,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在上海治疗了两个多月,童童还是不会开口发音。2019年底的一天,童童妈妈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李溶溶的教学视频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李溶溶。在江夏租房、工作等都准备好后,一家人回到了新疆,准备过完农历新年后就回来上课。

李溶溶在写康复计划

然而,新冠疫情突然暴发,一度搁置了康复学习。2020年6月,童童父母驱车4天4夜,毅然回到了武汉。当他们风尘仆仆敲开李溶溶的门时,李溶溶惊讶不已。

“我希望在这里实现童童叫我声爸爸的愿望。”童童爸爸对李溶溶说,因工作原因,自己只能在武汉待2个月。“啥,两个月,我一节课就帮你实现愿望。”对李溶溶的回答,童童爸爸将信将疑。

下课后,当看到李溶溶拿着录有童童开口叫“爸爸”的视频后,童童父母相拥而泣。当问到有什么秘诀时,李溶溶说童童此前做的康复都是注重听,而忽略了开口说。

当天晚上,童童爸爸抱着手机听了一晚上,“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天,是溶溶老师给了我们新的希望。”他说,此前有跟家人认真想过把童童送到聋哑学校去。“来我这的孩子必须回到正常学校去。”李溶溶对童童爸爸说道。

为毕业的孩子留言

如今,童童每天都有进步,童童爸爸也在武汉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他说每天不管多累,晚上回到家听到童童说“我想爸爸”后,一切都是值得的。看着一个个孩子都毕业离开,童童父母也在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对话李溶溶:遇见孩子们是我的幸运

记者: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了13年?

李溶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挺苦的,住200元一月的地下室,工资也不高,但当时和孩子们一起收获了很多单纯的快乐。慢慢地,随着与更多听障宝宝的接触,我想能让他们开口说话是我重要的责任。

我觉得没有任何其他工作可以比特教这份职业带给我幸福和满足。看着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到毕业融入社会,进入普通幼儿园、小学,这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成就感。能让我坚持下去最大的力量可能就是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吧。

来我这的听障宝宝开口叫的第一声“妈妈”都是我教的,所以宝宝们都叫我“溶溶妈妈”。除了这,我每天还会收获很多小温暖,然然(化名)妈妈看见我每天要写很多字,便给我买了一直软管笔,我收到的第一束99朵玫瑰花是莉莉(化名)妈妈送的。我会一直坚持在这条路走下去的,我很庆幸也很感恩遇到每一个孩子。

记者:从建筑专业跨行特教经历过哪些困难?

李溶溶:我记得2008年第一次来做志愿者时,懵懂的我教了孩子两个月写字,后来他们告诉我,在康复中心,教说话才是最重要的。

刚进这个行业的前三年,会因为担心教不好孩子而焦虑,也不太能看懂相关专业书, 那时候头发掉得很厉害。那会儿,经常跟孩子面对面坐着哭。后来,在不断失败中总结经验,所以有很多教学方法都是我自己原创的。

记者:你在教学上,有哪些独家心得可以分享?

李溶溶:那有太多了,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就简单分享几个常识吧。

对于植入人工耳蜗的宝宝,不要觉得说很关键,听最重要,生活中任何能够发声的东西都可以让宝宝去听去察觉。在跟宝宝说话时,语言一定要丰富。同时也建议不要精细化喂养,不要长期喂流食,尽量喂点类似牛肉干之类食品,锻炼他的咀嚼能力。

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如果在孩子2岁多时发现只会说叠词,一定要及时带到医院去检查康复,不能耽误。

记者:作为特教老师,什么品质最为重要?

李溶溶:首先当然是专业,然后必须要有十足的爱心和耐心。有时候真的会有很抓狂的时候,有的宝宝学发音,老师重复教了成千上万次,还是学不会,也会有挫败感,这时候爱心和耐心是坚持不下来的。

但光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你必须专业,不然就是在浪费孩子宝贵的康复时间,听障宝宝康复的黄金时间是2岁到6岁之间,耽误不得。

1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再次来到武汉市江夏区小葵花康复中心,和她的助教以及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并对“传声天使”李溶溶进行了专访。

关键词: 康复 孩子 妈妈 宝宝 童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