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翻飞,鱼跃鸟鸣!古云梦泽遗珠成了动植物的天堂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郑毅
严冬时节,在应城市陈河镇老观湖畔,但见芦荻灰黄,水面静谧。一群群鸟儿,伴着无人机上下飞掠。
湖边的一条沟渠里,几位村民划着小木舟,在渠中捞着野生的菱角。
夕阳西下,一派清雅安恬的乡村美景,落入记者的镜头中。
老观湖畔的捞菱人
应城市陈河镇彭黄村,是老观湖畔的一个小村子。村里的李爹爹,与湖里的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虽然已经八十高龄,但身体很好,还能划船。
12月中旬,李爹爹划着小木船,和老伴来到老观湖畔的一条沟渠里,捞起了野生的菱角。
“这里是养鱼的,和大湖没有连通。”李爹爹说,沟渠里长了很多野生菱角,也没有人要,每到这个时候,他和村里的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来捞一点,补贴家用。
这个季节,菱角的叶子全部没有了,要靠专用的工具,到水里甚至泥巴里捞,捞上来后洗净,扔在小木船中,之后装袋运回家。
菱角不大,但胜在是野生的,甜美无比。“两块钱一斤,有很多人专门开车到村里来买。”李爹爹说。
现在,也只有在捞菱角的时候,李爹爹才能感觉到,自己是跟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这也是家里的小木船唯一的用途了。“在建湿地公园,鱼早都不让捕了。”
虽然不让捕鱼了,但种点地,儿孙都在外面工作,生活比以前过得更好了。“打鱼很辛苦的,也危险。”
一堤之隔,便是老观湖了。宽阔的水面十分平静,一叶小木舟在湖中荡漾。无人机起飞,整个湖面便净收镜头中。
正直傍晚,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水面中,一群鸟儿似是不认识这个不速之客,围着无人机上下飞掠,于是,在镜头中,鸟、湖、舟便在这绝美的光影中和谐地统一了起来。而湖边的几颗叶子已经泛黄的树,映称着舟上劳动的人们,乡村美景,令人沉醉。
“这个季节还是稍晚了一点。”捞着菱角的村民们说,再早两个月,湖畔秋风一起,芦苇翻飞,再早一些,还有各式各样的花儿,更是美不胜收。
身边的湖成了国家湿地公园
在湖边生活的老人们,对于老观湖的印象并非一直都是如此。此前,除了围湖养鱼,他们对老观湖最大的印象便是洪涝。
老观湖是孝感地势最低的湖泊,是当地有名的水袋子。“涨水时白浪滔天,经常超水位,有时候还决堤。”应城市义和镇每年汛期,都会组织人员加固堤坝,日夜巡守。
老观湖(又名老鹳湖)位于汉江下游北岸,据历史考证,老观湖属于古云梦泽的一部分。湖面四分之三的面积位于应城境内,还有部分位于汉川市境内。周边围湖养鱼,历来是湖区民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
这也就导致老观湖内,迷魂阵随处可见,不仅影响湖面生态环境,更是不利于行洪。
2016年1月15日,应城市老观湖湿地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同意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9年5月23日,应城市组建“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启动湿地公园一期项目建设工程。
而老观湖的退塘还湖工作,在此之前一直在做。2018年起,老观湖禁捕,仅老观湖北边的陈河镇彭黄村彭咀塆,就退塘还湖194亩。
老观湖周边村庄密集,人口稠密,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渔业养殖污染较严重。为了一湖清水,当地开始清理迷魂阵、地笼,迁移人工养殖场所,建设完善垃圾中转站、垃圾池、垃圾箱等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设施,而在老观湖湿地公园周边,高标准农田建设、河湖连通、水闸改造、除险保安、道路建设等重大工程也迅速开始实施。
据了解,老观湖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1371.75公顷,包括老观湖自然湖泊水面及周边区域。其中湿地面积1233.14公顷,包括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水产养殖场3种湿地类型,湿地率达到89.89%。湿地公园划分为5个功能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湿地公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在防洪、灌溉、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等方面发挥较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古泽遗珠成了动植物的天堂
说起老观湖,最值得称道的便是湖里的芦苇。老观湖的芦苇,绵延不绝,深秋时分,满湖飞絮,场面十分壮观。
芦苇湿地的生态环境,是鱼、蟹、禽繁衍生息的乐园,这也就让老观湖成了动植物的天堂。
据考证,老观湖中生长芦苇、荻柴4000余亩,野生茭白、菱角、莲藕等水生植物众多,湿地内共有植物种类16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
老观湖内大片的草本沼泽,裸露的湖滩地等各种湿地类型,为白鹤、白琵鹭、小天鹅、灰鹤等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湖区动物资源种类繁多。动物资源中鱼类57种,两栖爬行类23种,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鸟类12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7种,具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点。
老观湖位于我国境内候鸟主要迁徙线路上,南下北上的鸟儿,都会在湖内停留。成群的鸟类,让老观湖成了不少摄影家拍鸟的绝佳场所。
应城市摄影爱好者们介绍,春季时分,成群的归雁、野鸭,纷闹于浅草湖边湿地中;夏日,白鹤、乌鸨、灰鹭、秧鸡,筑巢的筑巢,捕食的捕食,热闹非凡。“春夏秋冬,我们都要去一趟老观湖,拍鸟,拍湖。”
为了方便游人观鸟,老观湖湿地公园特地建设了观鸟站,目前相关建设工作正在开展。
相关阅读
-
比去年增加6600人 武汉8.56万人今日中...
比去年增加6600人武汉8 56万人今日中考---湖北日报讯(记者张倩倩、通 -
大悟:“法治副校长”护航青少年成长 ...
大悟:“法治副校长”护航青少年成长---为有效推进普法工作进校园,... -
新洲税务:“问办协同”热线贴心服务市...
新洲税务:“问办协同”热线贴心服务市场主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 -
湖北省2023年1-5月环境空气质量重要数据...
湖北省2023年1-5月环境空气质量重要数据通报---2023年1-5月,全省17个 -
襄州: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书
襄州: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书---“我们联合财政、金融等部门,在全... -
警惕扫码“扫走”个人信息|速读
警惕扫码“扫走”个人信息---据上海市消保委暗访发现,某知名连锁奶...
- 厦门今起三天或仍有热雷雨 气温持续偏高2023-06-20
- 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布“企业创新税收指数”2023-06-20
- 集美区政协举办高校委员座谈协商会 天天速2023-06-20
- 全国最长过海管廊向海底掘进 计划4年内竣2023-06-20
- 龙龙高铁福建段铺轨贯通 预计年底具备开通2023-06-20
- 用户账户控制是什么意思?用户账户控制怎么2023-06-20
- 比去年增加6600人 武汉8.56万人今日中考 2023-06-20
- 大悟:“法治副校长”护航青少年成长 世界2023-06-20
- 新洲税务:“问办协同”热线贴心服务市场主2023-06-20
- 湖北省2023年1-5月环境空气质量重要数据通2023-06-20
- 襄州: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书2023-06-20
- 警惕扫码“扫走”个人信息|速读2023-06-20
- 长江委要求重点防范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 丹2023-06-20
- 实现“全链条、全口径、全维修、全覆盖”对2023-06-20
- 洪山:筑牢优化营商环境“铁三角”|全球快2023-06-20
- 上海中考出现泄题情况?假的!_世界快播报2023-06-20
- 四川四市州迎来强降雨 转移群众166户460人2023-06-20
- 《只此青绿》展诗意画卷 带观众开启沉浸式2023-06-20
- 数独九宫格有什么解题方法和技巧?玩九宫格2023-06-20
- Cs1 6地图编辑器2023-06-20
- 今日看点:智能马桶的功能有哪些_智能马桶2023-06-20
- 短讯!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要点练习(30)2023-06-20
- 手串什么材质的好?手串的戴法有什么讲究?2023-06-20
- 大平层是什么意思?大平层有什么优缺点?2023-06-20
- 曼珠沙华怎么种?曼珠沙华有毒吗?2023-06-20
- 如何正确使用二维码扫描工具?二维码扫描器2023-06-20
- 多部门密集施策 全面激活农村内需潜力2023-06-20
- 环球速读:实惠中型SUV,车内空间是亮点,12023-06-20
- 赛力斯,替问界加分还是减分-每日资讯2023-06-20
- 全球实时:拉开荣威品牌新能源征程序幕 荣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