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 >

全球关注:赞美穆旦分为几个部分_赞美穆旦

2023-05-09 12:51:43    来源:青年汽车云小站

1、评价现代诗人、翻译家王佐良《雨天停在老橡树下》:“无论如何,穆旦是到达中国诗坛的前区了,带着新的诗歌主题和新的诗歌语言,只不过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迟迟地不来接近他罢了。

2、”现代诗人、评论家袁可嘉《诗人穆旦的位置——纪念穆旦逝世十周年》:“穆旦佳作的动人处却正在这等歌中带血的地方。

3、本来无节制的悲痛往往沦为感伤,有损雄健之风,但穆旦没有这样,他在每个诗段结束处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宏大呼声压住了诗篇的阵脚,使它显得悲中有壮,沉痛中有力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赞歌人人能唱,但会唱带血的赞歌者却不多。

5、“现代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巫宁坤《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穆旦逝世二十八周年祭》:”悲壮滴血的六十行长诗《赞美》,歌唱民族深重的苦难和血泊中的再生。

6、“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陆耀东《中国新诗史》第3卷:“《赞美》一改一般“抗战诗歌”廉价的感情宣泄和直抒胸臆式的大喊大叫,将深沉的爱国情感融于独特的象征、意象以及陌生化的句法、语言当中,独具一格,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扩展资料赏析此诗是一首意象繁多、意境深邃朦胧的诗歌。

8、诗人目睹了在抗战阶段的困难之下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状况,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他们勇敢抗战的赞美,同时也寄寓着对民族崛起的希望。

9、诗作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人公,既表达了作者个体的感受,也涵盖了所有忧国忧民的炎黄子孙的心声。

10、全诗规模宏大,激情澎湃。

11、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篇的是一种强烈的爱,是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12、作者从“耻辱的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

13、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

14、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

15、他是单个的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整个中华民族。

16、在诗歌语言上,这首诗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善于利用多义的词语、繁复的句式、反复的咏叹来传达复杂的诗情。

17、同时,不时运用现代汉语的关联词以揭示抽象的词语、跳跃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创造出一种“介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文体”。

18、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赞美穆旦的诗《赞美》,以其激昂的笔调深深地抨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它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19、这首诗不是采用传统式的五言或七言律诗的形式,而是采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歌技巧,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的呼喊和内心的感受。

20、  《赞美》中第一节是对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的历史、经历抗战的英勇斗争的叙述。

21、作者以沉重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民族血溶于水,团结一致的的赞美。

22、这首“赞美”首先以众多的意象来描写伟大的祖国,充满着既爱又怨的复杂感情。

23、山峦、村庄、河流、草原、鸡鸣、狗吠;以及野草茫茫,风沙干燥,暗云低压和流水呜咽;还有荒凉而贫脊的土地,忧郁而黑暗的森林和悄然远逝的年代。

24、这些意象的重叠组合,给我们一副冗长的历史画卷,让我们觉察到中华儿女的热血沸腾,看到了华夏土地的辽阔,人民的苦难和历史的悠久,给我们的印象是开阔苍茫。

25、最后作者又以“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的诗句来刻画出作者内心深处的话语,给我们深深的震撼。

26、  诗歌第二、三节是对意象的具体描绘,诗人把描写的重点集中到一个农夫的身上,让我们不禁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农夫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平凡的生活底层的人民,更是我们民族的代表和象征,我们民族精神的伟大的象征,作者对他的描绘具体、细致,感情基调深沉。

27、第二节描写“农夫”关键时刻的重又沉重压抑大抉择。

28、因为他背负的中华民族这一个沉重的担子,也许这个胆子会把他压的喘不过气来,但他仍然默默地承受着,毫无怨言。

29、这样的一个描写蕴含着厚重深沉的历史情结,写出了“农夫”选择的果敢坚决和这种选择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我们由此看到了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奋勇抗争的生存意志和惊人力量。

30、而面对艰难毅然坚持的形象又使我们感动,更使我们中华儿女明确我们民族的团结,支撑我们民族崛起的力量。

31、诗歌的第三节讴歌农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勇武和崇高。

32、他是家中的顶梁柱,是苦难和不幸的承担者,他“无言的痛苦”真是太多、太多。

33、哪怕流血牺牲,他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是怎样的一种坚毅和勇绝!我们的民族也正因为这种坚毅和勇绝,而一定能够战胜入侵的豺狼!所以诗人“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34、这拥抱又包容了多少感奋,多少觉醒啊!“让我们在他身上痛哭吧!”固然有痛悼英烈,沉重悲哀的意思,但更有追慕忠魂,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勇敢和决绝!因为我们坚信,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因为我们中华儿女还在一直坚守,一直为我们的祖国奋斗!  诗歌的最后一节,是感情的再次的抒发,是对一个已经站起来的民族的赞美。

35、由第二、三节的具体意象的描写转向对历史的描写,照应第一节,使诗歌前后呼应。

36、诗人在诗结尾,连用两个“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重叠的结尾,增强了诗的气势,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勇猛向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的力量!  全诗给我们一种别样的感情享受,也给处于新的历史环境下的我们一种感情的熏陶,在诗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能找到某种共鸣和心灵相通之处,畅游在诗的海洋里,进入一种别样的意境中……。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