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不了蒜”到债务缠身,400年的张小泉怎么了?
4月2日晚间,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张小泉”)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将被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公开拍卖。
张小泉公告截图。
从“拍不了蒜”到债务缠身,百年老字号张小泉,怎么了?
债务逾期近60亿,张小泉集团深陷债务泥潭
4月1日,张小泉集团又新增两条被执行人信息。
中新网注意到,截至4月2日,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共有8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9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被执行信息中,部分是张小泉集团作为借款人涉及的债务纠纷,部分是为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提供质押担保所致。
3月19日,张小泉发布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张小泉集团作为借款方以及担保方的债务逾期合计59.25亿元。
张小泉公告截图。
由于债务缠身,日前,张小泉公告称,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对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启动预重整,并指定预重整临时管理人。
这一举措,也被外界解读为试图通过预重整来分割风险,避免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至张小泉股份。
此前,张小泉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曾表示,若债务无法及时清偿、债权人债务人等各方不能达成和解、控股股东和部分实际控制人资信情况进一步恶化或引发其他诉讼,未来张小泉可能会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张小泉实控人张国标、张樟生因借款合同纠纷被限制高消费后,2024年5月,张樟生卸任张小泉董事长,由张国标之子张新程接任,张樟生之子张新尧则被任命为董事兼副总经理。
“拍蒜门”后,又因组织刷单被罚
公开资料显示,张小泉品牌始创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2006年,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小泉品牌也是最早一批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的民族品牌。
2000年12月,“张小泉”整体转制。2007年11月,富春控股集团与张小泉正式签订《增资扩股协议》。2018年,张小泉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2021年登陆资本市场。
上市也成为张小泉的高光时刻,首日高开331.88%,报29.80元/股,总市值达46亿元。此举也让张氏家族登上富豪榜。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张国标、张新程父子以110亿身家,排在第647位。
但好景不长,一年之后,张小泉就陷入“拍蒜门”争议中。
2022年7月,有消费者用张小泉菜刀拍蒜,菜刀发生断裂,对此,经销商客服给出的答复是“菜刀不能拍蒜”。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在中国,一把刀,蒜拍不得,估计黄瓜、姜都拍不得,具体还能干什么?”
此后,张小泉时任总经理夏乾良的一段关于“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的过往视频又被扒出,被指教育消费者,给张小泉声誉造成很大影响。
2023年1月,张小泉上榜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热点榜单,文中警示企业须尊重消费者权益。
或为消除“拍蒜门”等事件带来的影响,张小泉又组织员工刷单。
据信用中国网站披露,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系张小泉全资子公司)于2022年12月至次年4月期间,在电商平台为自家产品组织刷单控评。杭州相关部门对此查实后,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金25万元。
品牌受创,业绩持续下滑
不仅未挽回声誉,反而陷入重重危机,张小泉的一步错步步错,也体现在公司业绩上。
2022年和2023年,张小泉净利润分别为4149万元和2511.83万元,同比分别下滑47.3%和39.48%。
在给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回复中,张小泉解释公司净利润、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大幅下滑时,列出的一大原因就是,受外部环境和品牌舆情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降,市场推广费、品牌宣传费等投入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增长。
近年来,张小泉大力推进高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并推出一系列新产品,但产品创新之余也被质疑不重视消费者需求,还被指依赖产品代工。其借助直播带货、电商推广打开市场的策略,亦被质疑“重营销轻研发”。
记者梳理发现,近些年,张小泉的销售费用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17亿元、1.46亿元和1.48亿元,即使是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费用也未收缩。
高额的销售费用,未换来业绩的大幅增长,张小泉的股价也陷入低迷。截至4月3日,张小泉股价仅为15.25元,股价较曾经高点几近腰斩。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从“拍不了蒜”到债务缠身,400年的张小...
张小泉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拍蒜,而是因为张小泉集团及法人被... -
关税与通胀夹击 美股重现“黑色星期五”
北京时间4月5日凌晨,美股周五收盘后连续第二日重挫,上演黑色星期... -
防止国补变“空补”
国补正火热,不少平台或商家通过下调价格、叠加优惠等方式,让消费... -
中国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机遇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吸引了众多跨国企... -
社评:经济霸凌损人害己,这是历史结论
当地时间4月2日,美方预告多时的全球对等关税计划宣布。美方称对等... -
美元创两年多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外媒:...
当地时间4月3日,美元创下自2022年11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路透社最...
- 从“拍不了蒜”到债务缠身,400年的张小泉2025-04-05
- 关税与通胀夹击 美股重现“黑色星期五”2025-04-05
- 防止国补变“空补”2025-04-05
- 中国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机遇2025-04-05
- 社评:经济霸凌损人害己,这是历史结论2025-04-05
- 美元创两年多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外媒:美元2025-04-05
- 美股连续两日开盘暴跌 外媒称纳斯达克指数2025-04-05
- “花样”美景带火“赏花游” 消费市场迎来2025-04-05
- 美国“对等关税”对全球供应链影响初探2025-04-05
- “郑州—德比”跨境电商全货机新航线首航起2025-04-05
-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3月保持稳定2025-04-05
- 中国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2025-04-05
- 中国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2025-04-05
- 中国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2025-04-05
- 商务部回应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2025-04-05
- 中方出手连环反制 美指期货应声下跌超千点2025-04-05
-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暂停美国2025-04-05
-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对原产于美国2025-04-05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2025-04-05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2025-04-05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2025-04-05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2025-04-05
-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0号 公布对原产于美国2025-04-05
-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8号 公布对2025-04-05
-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1号 公布将16家美国实2025-04-05
- 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关于将斯凯迪奥公司2025-04-05
- 中国(金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洽谈会举2025-04-05
- 重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撬动重点商品消费突2025-04-05
- 中国上海港至柬埔寨贡布港散杂货班轮成功首2025-04-05
- 今年一季度1015.3万人次经上海口岸出入境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