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环球新资讯: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超1100万,全国政协委员建言——毕业生要先就业再择业,企业要留住人才

2023-03-09 21:06:21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读者点题】

读者张先生:继去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之后,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超1100万。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找到工作?请问代表委员在这方面有没有好的建议?


(相关资料图)

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平衡不充分

信思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意见政策,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依旧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岗位需求和毕业生数量、质量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同比增加82万;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部分高校毕业生实际能力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导致“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

二是国家层面引导人才区域性流动的政策相对缺乏。国家层面现有的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政策吸引力还要加强,亟需国家出台更加有效的支持和激励政策。

三是政策性岗位等毕业生就业资源统筹优化不够。国企招聘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9月至11月,与毕业生考研考编备考时间高度重叠,考研考编失利学生面临“无业可就”或就业机会少、高质量就业岗位少等问题。上述岗位资源招录时间安排有待进一步统筹优化,政策性岗位对毕业生就业的支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国家层面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政策性岗位精准匹配的服务有待优化。

建言:毕业生要先就业再择业,企业也要留住人才

信思金表示,要解决就业难,高校毕业生首先要适当降低期待。部分毕业生依然把国企、公务员等作为主要就业选择,但实际上,灵活就业以及民营企业在更多的时候扮演着吸收劳动力主力军的角色。对多数毕业生来说,先就业再择业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而且现在人才流动机制也为大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提升自己,进而赢得更好的就业与发展机会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信思金也表示,对企业来说,适当增加招聘的岗位数量,留住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石。对企业来说,当前也正是留住人才的大好时机。

信思金建议,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着力化解就业岗位需求与毕业生数量和质量的结构性矛盾。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改革,强化产教协同育人,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出台国家层面针对性和吸引力更强的人才区域性流动引导与支持政策。特别是对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当倾斜,满足他们对人才的需求。完善招录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和供需对接系统,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的时效性和匹配的精准度。

行动:留住更多人才,武汉在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透露,武汉在校大学生180万人,居国内前三。据了解,为了留住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武汉先后出台多项硬核举措。

近年来,武汉持续实施“学子留汉”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大学生友好城市,强化落户、安居、就业、创业等政策扶持,常态化开展“就在武汉·创赢未来”系列招聘活动,举办“英雄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留在武汉。

先落户后就业、推出10万个“高薪优岗”、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每年新建60家就业见习基地……2022年6月,武汉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政策再次升级,“二十条新政”中有许多真金白银的政策“干货”。

为吸引大学生留汉发展,武汉市在人才引进中,逐步从单一导向的“引入”,开始转向注重就业促进和创新培育转变,以暖心服务来优化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更多年轻人在汉实现梦想。

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2022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新发职位排名中,武汉位居15个新一线城市第四位,中高端人才投递占比排名中,武汉位居第五。数据显示,自2017年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以来,累计已有约191万大学毕业生选择留汉发展。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