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极目新闻对话《狂飙》编剧朱俊懿 希望安欣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勇气_环球百事通

2023-02-10 09:05:01    来源:楚天都市报

朱俊懿 图片由本人提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张聪

对话人物


(资料图片)

朱俊懿,1985年出生于山东潍坊,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视剧《狂飙》总编剧。

此前的代表作品有小说《永不磨灭的番号》,电视剧《春江英雄之秀才遇到兵》《心理罪之城市之光》《8090》等。

对话背景

春节,《狂飙》一路狂飙。

能够横扫热度,实现全员翻红的答案最终只会指向它的故事:在那个名叫京海的小城里,20年来无数人经历命运起伏,卖鱼佬高启强成为一手遮天的黑道大哥;小警察安欣熬出了一头白发,熬到了真相大白,但他失去了师父、战友、徒弟和爱情。

在故事的创作者朱俊懿脑海里,《狂飙》的影像里有一幕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第12集,废弃的钢铁厂里高启强与徐江上演黑吃黑的对峙,巨大的环形结构把高启强、徐江和刑警队长曹闯框在了一起,镜头缓缓转动,画面如命运的轮盘启动“绞杀”程序……

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他把自己比喻成“厨子”,把《狂飙》的故事比喻成厨子做的饭,“口味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夸我骂我我都接着。”

谈剧本

抓紧干出来的剧本

二十年创作跨度最难,怕写不真

极目新闻:《狂飙》整个故事创作的缘起是怎样的?

朱俊懿:2020天秋天我刚写完电视剧《8090》,徐(纪周)导找到我说有一个扫黑除恶的题材,想干就得抓紧开始干。剧本要先通过竞选,我尽快写了三集交上去,出品方爱奇艺给的评价还不错,谈后续内容的时候他们还给我带了一套《隐秘的角落》的明信片。那一年《隐秘的角落》特别红,它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我就很惊喜,同时也觉得这套明信片代表着资方对我的认可。

极目新闻:这个题材一定是不好写的,剧集播出过程中网友也分析出了一些“原型”,所以采风过程期间,有什么样的案例震撼到了你?

朱俊懿:政法委提供了一些真实案件、扫黑除恶的工作记录,允许我们去查阅,还提供了一些案件相关知情人的联系方式,但真的说要采访,过程就非常困难,因为很多知情人对我们的情绪比较抵触。我们也重点去看了一些城市的风貌,去感受什么样的城市可能会滋生出这样的“罪恶”。走访下来整体的感觉大差不差,虽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区别,但人心都类似,中国很大程度上还是人情社会,绝大多数罪恶是滋生于人情的缝隙。

我把收集资料的过程叫“查问猜”,查找资料、找人打听、查不到又问不出来的部分就只能靠自己的推测去补全逻辑。最难的部分是“猜”,因为要是猜跑偏了那就不真实,就得挨观众骂。

极目新闻:收集资料里“猜”最难,那整个创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

朱俊懿:我希望做到尽量真实,哪怕是业内人士看剧的时候都挑不出太多的错。

难点就是这部戏剧情横跨二十年,犯罪集团手段不断升级,这方方面面都是我没有经历过的,我很怕写得不真,也怕写得不够狠。所以我会找懂行的人一起去捋逻辑,比如做房地产的朋友,还有在我老家当警察的发小,拉着他们一块,我的发小提供了很多警队的信息和办案逻辑给我,帮了我很多。

反正对于几个年代的临摹花费了大量的调研时间,而且这么多人物,这么多线头,横跨这么多年会产生多大的变化?下一个单元人物该以什么样子出场?故事该怎么延续?都是费脑子的事情。

谈人物

安欣是有距离感的人物

但我希望他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勇气

极目新闻:作为一正一邪的代表,安欣和高启强吸引了观众最多的讨论度,在编剧内心,你希望这两个人物投射出怎样的象征意义?

朱俊懿:高启强拿到的是一个底层逆袭的剧本,他初期的境遇很容易引发同情,获得观众的好感。与黑恶势力一样,他会刻意放大这些令人同情的部分,掩盖自己身上的血污和丑恶,这正是犯罪分子迷惑别人的手段——有的黑恶头目西装革履,到处宣讲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易,却刻意避开逢迎拍马、巧取豪夺的部分,高启强正是他们的代表,我们希望能揭露他的伪装,让观众多一份警惕。

安欣身上的执拗会令一些人敬而远之,产生距离感,但他面对的也恰恰是普通人常常思考的问题,就是我还要不要坚持?人有欲望,也会为其付出努力,但努力并不一定会带来等量的结果,当未来希望渺茫,那当下所坚持的一切是否还有意义?人生有极限,如果终其一生都追不到那个目标我该不该换条路走?这些答案因人而异,但我还是希望安欣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勇气。

极目新闻:很多评论声音都提到,《狂飙》的成功一半来自于高启强,他的复杂性比这些年大家所见的反派人物要丰富得多,你在创作这个人物的时候秉承了怎样的理念?

朱俊懿:《狂飙》是一个集体作品,它的成功靠的是大家添砖加瓦,没有谁的功劳可以占到那么大,仅凭一己之力就比得上所有人的付出。

我希望任何人物都要丰富,要有真实可信的内心。比如高启强和徐江互相砸脑袋那一场戏,两个人先谈、后打、再谈,心理上是三个层次——一见面都带着火气的,对对方十分不满但又绑在了一起,不得不同进退,这是第一层;徐江一再逼迫,威胁到高启强的家人,他必须拿出鱼死网破的气势,这才抄了烟灰缸。但徐江也不能认怂,于是还了俩酒瓶,重新找到了平衡,这是第二层;平衡之后双方意识到都拿对方没办法,成年人的理性再次回归,这时谁“穿着鞋”谁更怕后果,于是徐江主动给了台阶画了个和平共处的“饼”,高启强顺坡下驴接下了自杀式任务,这是第三层。剧情推进要和人物逻辑吻合,同时每一层情绪都是大众可认同的心理活动。

极目新闻:群像的塑造也是《狂飙》非常好的部分,剧集火了之后几乎所有演员都上了热搜,怎么做到“每个角色都有戏”?

朱俊懿:我觉得这得益于众多实力派的演员,是剧本和演员的共振。塑造一个人物像是组装一只木桶,各个立面都要考虑到,但不同于“木桶理论”的是,角色的上限取决于最长的那个板子。比如饰演高启盛的苏小玎,剧本为他提供了发挥的场次,他一下就抓到了角色的特点,就像是彩色的鸟群中飞起了一只纯白的文鸟,非常显眼。

极目新闻:有哪些场景经过影像的还原之后让您这个初创者念念不忘?

朱俊懿:第十二集,当所有线索并拢后在老钢铁厂一次“解决”的情节。我原本设想的场景要更复杂,拍摄时大家也挠头,要么拍得不好看,要么拍得不明白。过了好久,美术部门终于找到了一个奇怪的景,好几层,圆环套圆环,上下能透视,这场戏整个就通顺了,而且拍出了少见的影像气质,特别好。

所以我说《狂飙》是个集体作品,大家都在努力,都在加分,缺了谁都不行。

谈评价

一些人的高山是另一些人的深渊

我不辩解,夸我骂我我都听着

极目新闻:剧集到现在依然维持着一个高热的讨论度,这个结果你之前预想到了吗?你的心态有没有变化?

朱俊懿:据说《狂飙》大结局后第二天,爱奇艺热度继续上涨,创了新高,说明一直有新观众入场。说实话我确实没想到热度会这么高,持续时间这么长。包括在网络上,大家已经自己玩起来了,剧情内容很多成为了二创的素材和网友的“社交”,我们主创人员反过来成为了网友二创的观众,这点特别有趣。

心态不可能没有变化。从事这一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对自己已经可以有一个交代了。当心里的“关”过去,可能会放下很多偏执的部分,当然会继续努力出好作品。

极目新闻:高热的讨论势必会有引来赞扬和质疑,你看到过网友对于剧情或人设的质疑吗?他们的哪些评论是你不太认同的?

朱俊懿:我像是一个厨子,做出一顿饭,口味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夸你骂你都得听着,不能辩解,辩解也没用——就算端菜的服务员掉根头发在里面,食客骂的还是厨子。

而且我相信人的认知和审美无法统一,一些人的高山就是另一些人的深渊,我两边都不在意,该怎么干怎么干。

极目新闻:那创作上有没有遗憾?

朱俊懿:能做到百分之九十的自我认同就很不容易了,不能太贪心。遗憾是下一次的努力方向,没关系的。

关键词: 大家带来 收集资料 没有变化 新闻对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