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武汉有序推进156项改革举措前11个月新增市场主体超34万户

2022-12-28 15:20:32    来源:湖北日报

12月28日,从武汉市发改委获悉,通过对标国家101项任务、省123项任务,武汉市全年156项改革举措有序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武汉市开展动态对标先进城市事项112项,督办问题线索86件,开展了“新官不理旧账”“转供电”违法加价等专项整治,复制推广先进典型案例56个。

前11个月新增市场主体34.15万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之一。

今年,武汉市以“一网、一门、一次、一窗”改革为重点,以智慧城市大脑为依托,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民化,全面提升跨部门跨区域的政务服务协作能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武汉市发改委数据显示,目前,该市“一事联办”主题服务达140余项,办理时限压缩76.70%,申请材料压减38.98%,办理环节压减71.63%,跑动次数减少94.03%,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以及满意度不断提升。

通过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准营门槛,培育支持市场主体,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创新不动产登记方式、提升纳税信息化水平,武汉不断营造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环境。

在企业开办方面,武汉有效落实企业开办“210”标准,新增公积金缴存、银行预约开户等事项,推广小微企业简易开户,截至11月底,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4.15万户,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177.50万户。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00亿元

在提升要素供给保障上,武汉市全面发力,在金融、水电气、惠企服务等领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武汉推行惠企政策兑现集成服务,开展企业上市及新三板挂牌奖励资金“免申即享”改革试点,并完善“创业武汉政策通”功能,简化惠企政策申报手续,企业获得感更强了。

与此同时,为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武汉市制定了最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市场竞争也更加公平有序。在监管层面,全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实施“双随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并健全市场监管领域信用监管长效机制,开展省级市场主体自主年报、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工作试点示范,实行“容缺”“容错”信用修复。

在投标、房建、市政等领域,“评定分离”“不见面”开标和远程评正大力探索。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今年武汉市将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提至40%,今年1686个政府采购项目免收保证金16亿元,为中标人免收履约保证金28亿元。

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武汉市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探索试行“先转化后收益”模式。深化科技成果联络员工作机制,220名科技成果联络员共挖掘企业技术需求173项,采集整理重点科技成果249个,签约390个项目,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00亿元。全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132家,认定首批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5家。今年,武汉市新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国家级孵化器7家。

武汉市法治环境也更加健全。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及试点园区、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相继在武汉落户;挂牌成立中部地区首个破产法庭——武汉破产法庭。

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均衡

今年,武汉市大力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907所,补助资金1.5亿元,新增市级示范幼儿园31所,40所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完工,增加学位1.15万个。

武汉市还大力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推进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基地建设,加快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建成区12分钟急救圈;加大老年医院和老年医学科建设。推进老年人居家健康管理服务,争创国家、省级安宁疗护服务试点。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不断加快。为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武汉全面推行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两步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改革,推动构建集江海直航、中欧班列、过境贸易等于一体的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营商环境在全国位列第一方阵。下一步,该市将紧扣市场主体需求和感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政务服务、加强法治建设、打造包容普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体验感、安全感、归属感,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杨然 通讯员周钢刘钰璘 陈维)

关键词: 科技成果 公共服务 技术合同 知识产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