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聚焦“人、事、标、能、效”江夏高质量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2-12-12 09:09:44    来源:湖北日报


【资料图】

武汉市江夏区聚焦“人、事、标、能、效”,增强基层政务服务能力,补齐基层政务服务短板,高质量打通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强基础,破解人员不足的难题,配齐基层政务服务“一线兵”。江夏区在街道、产业园层级推行用人试点工作,采取部门派驻、购买服务、整合等方式充实基层政务服务一线力量。其中山坡街以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从街道分流人员中择优挑选人岗相符的8名工作人员,安排到区“市民之家”接受窗口业务、政务礼仪等多方面综合培训后充实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在配强基层的同时,不断引导基层政务服务人员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金口街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配备13名政府服务综合窗口办事人员,在“减员增效强质”及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由“人员”向“人才”的转变。

理事项,破解清单不全的难题,交出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卷”。事项梳理的标准化是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三化”建设提速增效的先手棋。江夏区作为全市“街道事项办事流程优化”的试点单位,在2021年三级事项清单的基础上,全面梳理170余项街道、48项村(社区)政务服务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比对审批流程及一次性告知书的差异,实现区街村(社区)三级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在基层大力推进区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工作,截至目前全区16个街道(产业园)、352个社区(村)全部完成32项民生高频事项认领发布工作,认领率100%,可办率100%。个体工商户等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入驻街道基层政务中心办理,实现入驻率和可办率双全覆盖。

立标准,破解设置不一的难题,锻造基层政务服务“规范尺”。编制易懂适用的《江夏区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手册》,制定《江夏区政务服务窗口物品标准化管理手册》,规范可视化物品摆放,统一各街道(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现场标识标牌、标示标线、物品定位、人员着装等标准,达到政务服务大厅设备设施、功能区域整齐划一。探索试行综窗设置4+1+N模式,街道基层政务服务中心将12个单窗单事项进行整合,最多设置不得超过4个综窗加1个退役军人专窗,实现综窗数据共享,规范流程再造,落实“一窗通办”的一体化服务要求,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标准运行模式。截至目前街道综窗设置率100%,政务大厅标准化设置率100%。

提能力,破解业务不精的难题,强化基层政务服务“软实力”。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结合“定期培训与随机指导”的形式,落实“持证上岗”模式,实行“轮岗培训与转岗学习”的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参训人员参与考试,有效确保政务服务窗口人员的业务能力质量。在开展培训的同时不断拓展培养渠道,选派区级业务骨干深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教帮带”活动,培养出一批业务能力过硬、实操技巧娴熟,综合素质优异的基层政务服务人员。截至目前,已为全区16个街道(园区)培训基层政务服务人员7批次,82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6.72%,培训覆盖率达到98%。

求实效,破解服务不优的难题,打造基层政务服务“特色间”。因地制宜打造政务服务“高地”,建立核心示范点位,塑造街道(园区)特色服务品牌。金水办事处因地制宜探索推行“网格化”服务体系,实现条线、单向的审批运行机制向网格、互动的服务运行机制转变。社区网格员按照网格区域划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线下帮办代办高频事项,线上通过微信群流转收件,真正做到“群众有需求,服务送上门”。乌龙泉街道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中“出生、就(失)业、社保、婚育、就医、养老、身后事”7大阶段开设街道“个人全生命周期窗口”,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个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事项,优化办理流程,整合成一张表单,多部门多事项串联或并联审批,实现“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服务”“只跑一次”“一次办结”。

关键词: 政务服务中心 服务人员 生命周期 因地制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