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焦点热门:旧城改造提升:让百姓拥有一座“品质之城”

2022-10-22 07:48:04    来源:凤凰网吉林

修复破损道路、更新老化管网、提升园林绿化、改造老旧房屋……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市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以群众所想、所盼、所需为导向”的旧城改造提升,深刻影响和改变着老城区居民的生活。

2016年以来,我市通过旧城改造提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问题,以文化意识为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旧城改造提升让春城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关切民生 百姓感受温暖


(资料图片)

“我们这儿旧城改造提升后,增建了凉亭和长廊,每天吃完晚饭来遛遛弯儿,十分惬意。”在长大小区住了24年的市民李德伟告诉记者,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原来小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老旧不堪,2017年,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小区进行了旧城改造提升,在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后,不仅更换了下水管道,还增加了凉亭、长廊等设施。“原先破旧的小区如今变得像公园一样漂亮,大家打心眼儿里高兴。”李德伟说。

这是我市在旧城改造提升中倾听民意、尊重民意的一个缩影,诸如此类的实例不胜枚举。有居民反映楼前人行道设计有问题,不应使用小边石,充分论证后重新设计成大边石;有居民反映停车场油漆路面铺到了墙边,易造成安全隐患,后改用绿化带隔离停车场,消除了居民顾虑;居民反映楼前都是停车位,绿化少,便增设绿化带,既保证停车位数量,又增加了绿化面积……以百姓需求为导向的做法赢得了居民的满意和认可,旧城改造提升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600条市政道路、1314公里地下公用管网、235座公厕得到改造,施划停车泊位60.8万个,拆除违法建筑431万平方米,在主要街路、重点区域安装雕塑作品380个,整饰楼体1929栋,亮化楼体1454栋……一组组数字,不断提升着市民的幸福感,更刷新着城市的“温暖指数”。

注重品质 保留城市记忆

从道路、商圈的提升到园林绿化的精品建设,再到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从城市楼宇外立面设计到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再到交通疏导……旧城改造提升让我市旧貌换新颜,让我市百姓拥有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生活更舒适的“品质之城”。

说起上海路,老长春人对这条满是历史记忆的街路十分熟悉。上海路位于长春市中心城区,昔日繁华喧闹,如今依然店铺林立。作为站前老城商埠的历史文脉,上海路被列为旧城改造提升的重点,以长春传统建筑砖红色系为基调,打造老长春风情建筑特色,使怀旧风格与现代风格相融合,体现历史连续感。

“旧城改造提升期间,上海路进行了街路修缮,重新铺了地砖和马路边石,沿路楼体的风格也统一了,真挺好。”家住青岛路附近的69岁市民王建国说,他在上海路一带生活了许多年,这条老街融入了他太多的回忆,“以前街路破乱不堪,地砖损毁严重,改造之后,顺眼多了,也方便了周边居民生活。”

始建于1958年的长春拖拉机厂,曾是国内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它曾经的辉煌存在于许多人的记忆中。“原来这周边特别热闹,拖拉机厂俱乐部门口又是放电影,又是打篮球的,有时还会举办晚会。”市民于凤琴回忆起长春拖拉机厂的变迁,感慨颇多。

自从长拖文化产业园项目启动后,于凤琴和周边居民就天天盼着。很快,一个集文商旅会客厅、文化复兴文旅消费目的地、国际文创产业生态基地于一体的“新长拖”展现在公众面前。连锁快餐、咖啡厅、火锅、书店等知名品牌入驻,中国非遗数字博物馆、潮流时尚中心……这个在旧城改造提升中脱颖而出的长春文化新地标,不仅提升了周边居民生活幸福感,也让区域交通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我们这代人对这儿有特殊的情感,‘新长拖’如此精彩,大家更不愿意离开了。”于凤琴说。

旧城改造提升是一个综合的工程,我市不单改造外在,让“面子”好看,更改造“里子”,让城市品位提升,居民生活舒适。按照功能,我市将旧城各区域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商务行政办公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其他公共空间五大类,对旧城中重点整治的街路及区域,从建筑、绿化景观、静态停车、广告牌匾、灯光照明、市政公用管线、街路等开展详细规划设计,显示城市的文化魅力,塑造简约、雅致、规范、宜人的城市形象。

长效推进 见证城市蝶变

旧城改造提升一头连着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头连着城市的发展。通过综合改造,我市老城区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功能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彰显了城市文化特色,提升了城市的承载力和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幸福家园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旧城改造提升中,长春坚持管理为要,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夯实基层阵地,加强业主自治,建设智慧安防。

“小区大力推进安防建设,安装了防盗门、楼道塑钢窗、楼道照明灯等,我们住着踏实多了。”说起小区的变化,群众的安全感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通过路网改造和交通设施的完善,让停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施的违法建筑拆除工程,使城市治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通过公用管网改造,让百姓反映强烈的地下管网老化影响日常生活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共建共管机制,这是我市旧城改造提升工作长效推进的有力举措。充分发挥业主自治的主体作用,引导成立业主委员会,出台自治管理机制和监督办法,提供卫生保洁等基本服务,推动全体业主参与小区共建共享共治。

“在实施旧城改造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开展‘走遍长春’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实现城市管理体制再造,进一步推进城市的长效化、精细化管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着力推进城市管理中心下移,实现一级规划、两级建设、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建设管理新格局。

记者 丁莉

来源:长春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