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 >

完美方案并不天生存在1天天微资讯

2022-11-09 19:24:50    来源:搜狐汽车


(相关资料图)

时至今日,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叫宗毅的人。2014年3月,宗毅从广州跑到北京,不但提了新买的“特斯拉”,还顺带“饶”了20个充电桩,然后一路“修”着“充电站”,把这辆“特斯拉”开回了家。

现在回头看,在中国电动车发展进程中,宗毅做的这件事,无论如何都应该算是一个创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做的这件很个性化的小事,很实在地撬动了行业发展,整个行业的发展随之开启了“加速模式”。

其实,在宗毅之前,早在2006年的时候,比亚迪就在深圳建成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这也是我国建成的首个充电站。随后,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集中式充电站,可以满足50辆纯电动大巴车的动力电池充电需求;到了2009年10月,上海市电力公司投资建成了漕溪电动汽车充电站,这也是国内第一座具有商业运营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2010年3月,国家电网唐山南湖充电站建成投运,这是国家电网在这一领域的“首秀”……

但是,从这些“试水之举”不难看出,在宗毅为了“一己之私”修建“充电站”之前,充电站的发展确实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这种建设者和服务对象存在很大局限性的发展模式,从现实效果看,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对电动车、充电桩的发展,推动效率很差,对上下游的带动作用、对整个行业做大、做厚、做强的助力作用,当然就更谈不上。

从2006年到2014年的8年间,“试水者”们在电动车怎么开、充电桩怎么修、行业前景和商业前景怎么样等现实问题上,确实存在不少争论,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家的行动力有点儿弱。这也无须讳言。比如,在换电还是充电问题上,方方面面就颇费思量,寻寻觅觅,路径选择耽误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从这个角度观察,宗毅按照“自私”的想法先把这个事情干起来并且最终干成了,或许让许多人都开了窍——原来事情还可以这么做,原来事情也没有想象中那样难……据说,特斯拉受此启发,很快就启动了自己的目的地充电项目。

再比较一下从2014年到今年的8年间,无论是具体的电动车企,还是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发展状态和发展速度显然比上一个8年都有很大进步,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当然就更为明亮。8年前,恐怕没什么人能够想到,中国的电动车企、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以及整个行业,能够呈现今天这种态势。也是,谁会想到比亚迪电动车的月销量能够超过20万辆?谁会想到会有越来越多的“门外汉”争先恐后地冲进这个行业?

谁会想到小小一辆电动车掀起的产业链风云能够变得如此强劲以及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会接近7成?恐怕也不会有人能够想到,仅仅8年时间,电动车对燃油车的彻底否定就成为世界性共识而且是如此触手可及。

前后两个8年的不同,虽然有量变到质变的内在逻辑在发挥作用,但前后的不同,显然并非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没有一些“催化剂”、“助燃剂”的适时参与,即使是“编辑”好的必然变化,恐怕也不得不继续熬过一段或长或短的蹉跎岁月。宗毅的个性化实践,无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一种“助燃”、“催化”;或许,他的实践也能为我们再次揭示一下这样一个道理:即完美方案并不天生存在,人世间所有的完美,无一不是经过不断地摸索、选择、修正、锻打而得。在这个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坚持做下去,很重要。宗毅能把自己的电动车开回家,得益于此,比亚迪们能把事情做到今天的程度,也得益于此。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在本专栏版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国家电网 证券时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