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 >

全球今日报丨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发展猛如虎,比亚迪勇担领头人

2022-10-25 22:28:00    来源:搜狐汽车

1

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简直猛如虎。


(资料图)

不但国内市场大爆发,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攻势如虹:1-8月份,中国汽车出口量达191万辆,一举超越德国,升至全球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这其中,电动汽车的口碑效应和销量增长,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很多国际市场的消费者,基于对中国纯电汽车技术、品质和品牌的认可,进而爱屋及乌,也喜欢上了中国的混动汽车和燃油汽车。

就在五年前,全球消费者还不知中国汽车为何物,或者看不上中国汽车,觉得中国汽车是廉价的代名词。

而五年后,无论是在万里之遥的“墨西哥城”街头,还是近在咫尺的曼谷城内,又或者奥斯陆和柏林的高速路上,你总能看到中国电动汽车的身影。

这些中国电动汽车,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而是科技感和智能驾驶的标杆,犹如法国媒体Viralpro所评价的那样:在巴黎国际汽车展上(最近举行的),要么是中国的电动汽车,要么是欧日的非电动汽车。我们如此说,并不是说欧洲和日本没有电动汽车,而是欧洲和日本的电动汽车,在智能驾驶、科技感体验、核心供应链方面,距离中国电动汽车,还有很大的距离。

可以说,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不但国内消费者喜闻乐见,全球消费者也基本认可了这一事实。

新能源汽车

2

而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首先要感谢国家的高瞻远瞩,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大力扶持和补贴电动汽车工业,让我国形成了相当发达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在动力电池、电驱、原材料等核心零部件方面,更是领先全球。

其次,则要感谢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以比亚迪为核心的几个中国电动汽车龙头,积极开拓技术和商业的新边疆;他们打造的技术、质量、设计标准,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比如,比亚迪打造的“高安全刀片电池”,通过了行业内公认的对电池电芯安全性最为严苛的检测手段——“针刺穿透测试”,重新定义了全球电池安全的标准。这个标准,不但全球电动汽车同行们要努力追赶和超越,这个标准还成为了比亚迪,或者说中国电动汽车的一个标签。国际媒体也认,常常把刀片电池的安全性作为比亚迪,或者中国电动汽车的一个超级亮点,拿出来说。

中国电动汽车用刀片电池,就是安全;这对于我们进入国际市场,是一个巨大助力。

与此同时,以比亚迪为核心的中国电动汽车龙头的国际化发展思路和格局,也值得同行们相互借鉴和学习。

3

有读者看官这时候要问了:比亚迪的国际化到底有哪些亮点,值得大家学习呢?

以我个人浅显的观察,我觉得有二点。

第一点:放弃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常用的“价格竞争”策略,是选择用“品牌、技术、质量”等综合实力,来赢得全球消费者的芳心。

比如,上个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欧洲市场,汉、唐及元PLUS三款车型的定价,均比国内高了50%左右;这就可以明显看出,比亚迪进入欧洲市场,不是奔着价格战去的,而是靠“技术、质量、服务”来征服欧罗巴民众。

当然了,比亚迪也有这个信心。正如我们前文所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电驱等核心技术,欧洲媒体和民众是非常认可的。

而且比亚迪汽车的品质,也得到了欧洲权威机构的认证:近日,2022年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安全测试成绩出炉,BYD ATTO 3(国内命名元 PLUS)经过各项严苛测试,获得五星安全评级。

正是由于在“品牌、技术、质量”上的底气,比亚迪才非常自信地弃用常规的“价格竞争”,选择和欧洲本土的车企,全面硬刚,行不行,拉出来溜溜。

比亚迪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利润,而且更有利于扭转此前中国制造的国际廉价印象,将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智造。

巴黎国际汽车展上的比亚迪展台

4

第二点:比亚迪非常重视海外市场的基建服务,投入了不少资金建设4S体验店和增加充电桩的网络密度,向下深扎根,更好的为本地市场服务。

比如,在日本市场,比亚迪就舍弃了特斯拉、韩国现代所用的“线上销售模式”,而是准备五年内新建4S体验店100家,采用线下销售模式。比亚迪日本社长认为:只有4S体验店,才能零距离的与消费者售前沟通,才能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

再如,比亚迪今年和国际能源巨头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及股权合作协议,壳牌将向比亚迪车主开放遍布全球的充电桩网络,让比亚迪车主享受更便捷的服务。仅仅欧洲一地,壳牌就将向比亚迪车主开放30万个充电桩。

总之,比亚迪认为:要留住车主的心,首先要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

5

而在“靠技术、质量征服消费者”和“大搞海外市场的基建服务”两大特色的驱动下,比亚迪首年(2022)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即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9月份,比亚迪海外市场销售新能源乘用车的数量攀升至 7736 辆,同比暴涨8倍;按照目前的态势,今年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或将达到7-8万辆,若干年后,大概率成为一家真正和丰田、大众媲美的跨国车企。

但愿这些汽车机构的预测能成功,也希望中国能够涌现更多的比亚迪,出现更多的跨国车企。

加油。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合作协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