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厦门文史专家郭坤聪家人向市图书馆捐赠其藏书1000余册

2022-04-24 08:35:59    来源:厦门日报

郭坤聪部分藏书。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瑞真)本周,厦门市图书馆名人赠书馆又有个人藏书上架——来自厦门民俗专家、文史专家郭坤聪生前的一批藏书,由他的家人代为捐赠,共计1000余册(件)。

几经辗转,终为父亲留下的藏书找到了好归宿

2月14日郭坤聪与世长辞。面对父亲留下的大量藏书,郭坤聪的女儿当时有点手足无措。“父亲在世时反复交代,一定要把这些书籍资料发散出去,物尽其用。一下子能想到的就是整批打包给旧书店,让有意收藏或喜好这类书籍的人受用。”于是,最早约有250余册被厦门一家旧书回收书店带走。

旧书店老板随后在社交媒体上更新店内书目,收藏爱好者何不为看到后猜测,“这很可能是郭坤聪的藏书”,遂联系上郭坤聪的家人。“看到郭坤聪的孩子们有心为书寻找更好的去处,便向他们推荐了厦门市图书馆名人赠书馆。”何不为说。后来郭坤聪的家人追回旧书店未售出的书,连同后续整理出来的书籍、资料等,为父亲的藏书选择了这个面向更多读者的最终归宿。

所捐图书涵盖油印剧本、电影期刊,极具研究保存价值

这批赠书有期刊145册、图书842册,还有手稿等资料尚在整理,涵盖上世纪多个时期的电影期刊、电影剧本、电影剪报及部分地方文史书籍等。其中,217种234册填补了厦门市图书馆馆藏。

郭坤聪生前痴迷影视,收集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资料。厦门市图书馆信息资源部副主任李冰介绍,“像1961年电影剧本《洪湖赤卫队》,还有一些芗剧、歌仔戏、高甲戏等剧本都是油印的,补充了我们在影视、厦门地方文史方面的馆藏。”此外,在郭坤聪生前收藏的期刊中,还有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艺术》《大众电影》以及电影资料说明等,都具有研究保存价值,有些资料和书籍如今在市面上已找不到。

>;>;链接

厦门读者

一年捐书上万册

名人赠书馆于2019年在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五楼开设,目前已有洪卜仁(存放文化艺术中心馆)、黄萱、黄猷、高云览、洪永世、陈国强、郭志超、刘登翰、麦青龠等14位名人捐赠的3万多种、3.7万册图书上架,可供读者阅览。这些赠书有晚清历代重要典籍大型藏书、古籍善本、名人手稿、工作笔记等,具有较高保存研究价值。

除名人赠书外,厦门的普通读者捐书热情也很高。据介绍,市图书馆平均每年都能收到5000多种、1万多册的社会捐书。不久前湖滨1-4里拆迁时,就有市民捐赠了民国时期的线装书。有捐书意向的读者可直接带书到图书馆捐赠,或联系工作人员上门收书。

捐赠到图书馆的书,需要进行消杀、修补、分类编目等步骤。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存放于珍藏本库,一般的书籍在馆内流通。若馆藏已有,图书馆会把多余的复本送到学校或边远山区图书馆。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