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天宫课堂”点燃厦门学生科学热情 跟着在家做实验

2022-03-24 07:29:20    来源:海西晨报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许蔚菡 谭雅环)昨天下午,“天宫课堂”在厦门学生、家长朋友圈刷屏,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天宫课堂”令学生折服

昨日15:40,“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授课,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本周厦门中小学生居家上网课,不少学校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在家收看。同时,鼓励孩子们在家长帮助下做“冰雪”实验、液桥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和抛物实验,对比一下在地球上做这些实验和太空中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看完直播课,不仅被太空中神奇的实验折服,更为国家科技进步而自豪。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展城分校三年五班学生任语晨在家做了液桥实验,她说,在太空里可以形成比较长的液桥,而在地球上,受引力影响很难形成液桥,“感觉在太空里做实验更加有趣”。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二年二班学生张钰萍说,她最喜欢太空冰雪实验,水直接变成冰,太神奇了!厦门市金安教育集团吕岭校区四年级学生朱泽方说:“航天员们太了不起了!我要更加刻苦学习,为祖国伟大复兴出力。”

参加科技节种太空丝瓜

其实,学校一直在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孩子们朝着科技梦想前进。比如,厦门的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科技节活动,去年湖明小学的快乐科技日带孩子们走近机器人、“遨游太空”;在松柏小学校园科技节中,中低年级小朋友拿起画笔描绘想象中的太空,高年级学生DIY“太空火箭”,准备探索月宫……

此外,厦门也举办过一些跟太空主题相关的活动。例如,2018年集美区教育局举办了集美区中小学生太空丝瓜种植比赛,当时共有130余支队伍、300多名师生参加。经评比,3名初中生种出最长的太空丝瓜,在两个多月里长到1.5米。

校外科普丰富青少年生活

记者还了解到,此前,几百名小朋友在厦门科技馆开启了一场主题为“深邃太空探险家”的太空研学之旅。孩子们通过多个实验,了解太空环境、太阳系、八大行星、宇航员装备,实现“星际穿越”的小愿望。他们还亲手制作了太阳能智能小车和小火箭。

厦门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馆研学中心每年都会开设不同主题的科普研学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做强校外科普服务,用科普“双增”充实教育“双减”后学生的科学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