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上马!驰骋追风“骑”乐无穷 厦门兴起马术运动热潮

2022-03-16 06:12:13    来源:海西晨报

青少年感受马术魅力。世奥马术俱乐部供图

安妮、安琪和马儿亲密接触。记者傅曦颖摄

周淑婧在给马儿刷毛。记者傅曦颖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傅曦颖)翻山越岭,策马扬鞭,看马鬃风中飘扬,听马蹄轻叩大地……古装剧中,主人公骑马走天下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在现实生活中,想体验骑马的快意?那就不能错过马术运动。

马术运动在厦悄然兴起,越来越多青少年投身其中。据厦门市体育局介绍,厦门目前已有近十家马术俱乐部,马术爱好者日益增长。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观音山的世奥马术俱乐部,聆听几位青少年讲述与马术的不解之缘。

6岁姐妹花安妮安琪:

和妈妈一起为马术着迷

位于观音山的世奥马术俱乐部占地3万平方米,具有丰富的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承办经验以及成熟的官方培训体系,是一家集专业马术培训,游研学和考级、赛事为一体的马术活动俱乐部。

3月12日9时许,记者在俱乐部看到,现场学习马术的都是青少年。俱乐部负责人黄伟彬介绍,马术不仅是一项运动,更能培养孩子的气质与品质。长期练习马术还能锻炼勇气、耐心、专注力、协调性、柔韧性和应变能力。

姐妹花安妮和安琪今年6岁,在热爱马术的妈妈陈静影响下,两个小姑娘从去年开始学习马术。马背上的安妮和安琪身姿挺拔,在教练的引导下,姐妹俩雄赳赳气昂昂地骑着马儿跑了好几圈,丝毫不见紧张和害怕。“孩子们在马术俱乐部的时候是快乐的,一放假就缠着我带她们来骑马。”陈静说道。

说起姐妹俩学习马术的故事,陈静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去年夏天,陈静开始学习马术。一天,她将孩子们带到马场里,本以为孩子们会害怕马,没想到姐妹俩特别喜欢,而且跃跃欲试。从那之后,母女三人的身影就频频出现在马场上。“马术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我和孩子们有了共同的爱好,增强了亲子之间的交流,我们变得更加亲密。孩子们之前比较胆小,碰到困难总想退缩,现在变得大胆了许多,也渐渐变得自信了起来。”陈静说道。

混血姑娘周淑婧:

马儿是并肩作战的伙伴

17岁的英国籍混血姑娘周淑婧骑着高头大马,脚蹬高筒马靴,拉着缰绳,身姿跟随马的跑动节奏起伏,帅气而利落,优雅又充满力量。标准的动作源于持续练习,虽然只学习了3个月,但周淑婧勤奋刻苦。“在骑行中受伤是常有的事,但淑婧总是一声不吭,摔倒了也一定会再次爬上马背。”马术教练说道。

从马场出来,周淑婧拍拍马儿的脖子,眼神中满是鼓励和爱惜。“这孩子爱马如命。”马术教练说,“每次课前和课后,淑婧都会给马儿刷毛、抠蹄、洗澡,跟马儿说话,马儿就像她的朋友。”

谈起学习马术的初衷时,周淑婧直言:“因为我很喜欢动物,以前曾在英国骑过几次马,觉得马儿温顺又亲近,所以就对它‘一见钟情’了。”

对周淑婧来说,学习马术最大的收获就是耐心。“每匹马性格不同,只有耐心地和它们交流,它们才会信任你,和你成为‘并肩作战’的伙伴。”周淑婧说道。

黄伟彬表示:“马和人之间始终是相互引导的伙伴关系。马术运动比较特殊,需要人和动物去协同完成,要和马儿建立信任和依赖关系,这就需要骑手更有耐心和爱心。”

延伸阅读

马术运动不再遥不可及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里,马术属于“贵族运动”,让许多好奇者望而却步。事实上,马术运动的成本确实很高,大多数马术俱乐部采取会员制消费,入会费在几千至数万不等。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马术逐渐走进市民的生活。

相比于其他国家,马术在中国还处于萌芽期,厦门更是如此,但其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却令人振奋。据世奥马术俱乐部的负责人黄伟彬介绍,该俱乐部目前有会员一百多人,青少年是主力军。他认为,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孩子们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做喜欢的事情。此外,国家越来越重视马术运动,孩子们学习马术不仅可以培养体育特长,还有机会敲开世界名校大门,这也增加了马术运动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