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冰场跳起中国舞 越来越多厦门青少年爱上花样滑冰

2022-03-11 06:39:15    来源:海西晨报

陈怡翾在冰面上舞蹈。见习记者俞杰摄

厦门掀起花滑热潮,前来体验的市民络绎不绝。见习记者俞杰摄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见习记者 俞杰)“我想在冰场上跳起中国舞!”

这是梦想,也是她踏上冰场的初衷。

3月9日下午,中华城冠军冰场,春日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斑驳地洒在一位12岁的女孩身上,她时而旋转,时而跳跃,时而摆一个燕式平衡,犹如冰上精灵。

她叫陈怡翾,与花样滑冰“触电”两年,从花滑的“小白”,到手握国家花样滑冰等级测试三级证书,这一路“滑”来,有眼泪有笑声,更有成长。

结缘

看一眼就心动了

2019年,陈怡翾与妈妈在中华城逛街时,被冰场的一群大姐姐吸引住了。

“当时这里举行花样滑冰等级测试,来自全国各地的‘冰上仙子们’翩翩起舞,我觉得她们好美啊!”如今,再谈起首次“触电”,陈怡翾仍然很兴奋。

她3岁半开始学习中国舞,已经有多年的舞蹈基础,看到这一场景,顿时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要是我能穿上漂亮的舞裙,在冰场上跳出优美的舞姿,那该有多美呀!就是这个念头,让她踏上冰场,爱上花样滑冰。

可是出师不利。“她当时已经9岁多了,教练并不看好她,理由是起步偏晚。”陈怡翾的妈妈陈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很快就赢得了教练的关注,教练说她进步神速。现在陈怡翾已经可以轻松地完成一周半跳,这在厦门同年龄的花滑小将中屈指可数。

今年北京冬奥会的花样滑冰比赛,她没有落下一场,就算当天没有看到直播,也要观看回放录像。“我特别喜欢羽生结弦,不仅是因为他的技艺精湛,他对花滑事业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精益求精的精神,更是我坚持的动力。”陈怡翾说。

历练

一个动作摔了几千次

“你今天摔了几次,有没有数一数?”记者问。

“嗯……嗯……那太多了,我都不愿意去数了。”陈怡翾思考了一下,然后腼腆地笑着说。

冰场上,伴随着音乐,运动员们“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一招一式彰显着花样滑冰的优美。可是这背后却是:一次次摔倒,一次次再爬起来训练。

摔,再摔,行云流水中藏着学习花滑的“痛”。

“她在学习一周半跳这个动作时,至少摔了好几千次。”陈女士说,“有时摔得可是真的疼!”

记得有一次,陈怡翾摔得很惨,扑通一声,连站在楼上的妈妈都听得心惊胆战,而且陈怡翾的腰部还被划了一道口子。继续练?还是回家?经过检查,只是皮外伤,陈怡翾又被“赶”到了冰场。

心疼吗?心疼,但是不能表现出来。这是陈女士的态度,她有时也觉得自己挺“狠”的。但是她知道,如果不扮演一个“狠角色”,孩子很可能因噎废食。因为花样滑冰是一项融合了艺术和体育的运动,除了冰面的训练,在陆地上还要进行核心力量、舞蹈形体的培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而且是非常枯燥,甚至孤独的。

收获

在拼搏中绽放美丽

“我现在正在学习两周跳,今年4月份,我还要参加国家花样滑冰等级测试四级考试!”陈怡翾自豪地展示她的成绩单。

她说的这些,确实是厦门同年龄级别的“天花板”。

“我们家住在集美,每周训练两到三次,每次车程来回三小时,但是看到她这么热爱,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身体和意志力也得到了提升,我还是感到很欣慰的。”陈女士说。

陈怡翾在优美中跌倒,在跌倒中坚强。因为要兼顾学习,她还学会了时间管理,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让自己在繁忙的训练中顺利地完成功课。

新闻链接

近两百名青少年 坚持“每周一练”

花样滑冰被称为“冰上芭蕾”,是冬奥会上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更燃起了厦门青少年心中的“冰雪梦”。

近几年花样滑冰在厦门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2015年至2021年,每年冠军冰场定期举行国家花样滑冰等级测试培训等工作,许多厦门孩子实现了从业余到专业的蜕变。

3月9日下午,在中华城冠军冰场一隅,花样滑冰教练黄庆福正带着一名小女孩进行练习,他们在冰上灵巧地滑行,犹如舞动的精灵,追逐着欢乐与梦想。

黄庆福介绍,目前厦门已经掀起了花滑的热潮,前来体验的市民络绎不绝,而且有近两百名青少年保持着每周一练,但在全市来说,项目仍未达到一定的普及程度。他说:“能坚持学花滑的孩子,除了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进步,自我管理能力也都相当强,这是一项非常棒的运动。”

据了解,市体育中心滑冰馆将于近期建成,将配置面积300平方米的标准真冰滑冰场,建成后可容纳30至50人同时上冰体验,届时会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加入花样滑冰这项运动当中。

关键词: 花样滑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