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分享“十指口诀” 推广“一日五善”——厦门十中师生坚持开展环保行动以带动更多人参与

2022-02-28 17:31:11    来源:厦门晚报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晚报记者 陈满意)26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在岛外最高楼上的杏林湾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举行。来自厦门十中的同学、老师和热心读者、亲子家庭一起阅读,并进行一场垃圾分类的宣讲。厦门十中环保站的三名同学分享了坚持做环保的心得和收获。

学生当起“环保讲师” 在活动中养成好习惯

厦门十中高二(10)班的林凯欣是学校环保站站长。她说,现在全校同学都参与环保活动,每周五把分类的垃圾送到环保站。环保站有20多名学生作为“环保讲师”,在校内外宣传环保知识。林凯欣说,现在,大家自觉用水壶,少用一次性纸杯,用手帕,少用纸巾。这些影响可能很小,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家坚持做环保,受影响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才会有更多人爱护地球。

初二(3)班的王纬恒分享了垃圾分类“十指口诀”,现场读者数着手指跟着练习:“瓶瓶罐罐纸,电衣三五其。”瓶瓶罐罐就是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还有其他材质的容器,都是可以回收的;电,指电池、电灯,还包括油漆桶、过期药,这些是有毒有害垃圾,需要单独分类处理;衣,就是衣服,包括各种废弃织物;三,指的是3c产品,包括旧冰箱、旧电视,也是可以回收的;五,指的是五金产品,如铁丝、铁钉、水龙头;其,就是其他垃圾。

初三(1)班的林景雯分享了“一日五善”的环保理念。她说,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省水,省电,少用一次性物品,绿色出行和多吃蔬菜这五件不起眼的小事。她在学校环保站参加活动已经一年多了,现在出门经常自备手帕和水杯,这些都是在环保活动中养成的良好习惯。“我也遇到一些人不理解,如我放弃中午休息时间去清洗别人喝过的瓶子,整理别人用过的纸张等。”但她说,后来,大家环保意识强了,瓶子少了,都抢着洗瓶子。家人也非常支持,还会到网上搜索一些环保小妙招教她。

环保回收积少成多 资助临夏贫困学子

厦门十中老师王小宁是社团的负责人。他说,2016年以来,学校通过环保回收工作,回收了纸类45454.8公斤,宝特瓶2636.5公斤,铝罐36.9公斤,铁类44.2公斤。

回收45454.8公斤的纸张相当于挽救779棵生长20年的大树。以常见的造纸材料杉木为例,20年成材直径大约30厘米,高20米,以蚂蚁森林2020年6月公布的数据,平均每棵树占地9平方米。这些年来,同学们已经通过回收纸张挽救了一片每棵树20米高,占地7011平方米的森林。

回收2636.5公斤的宝特瓶,相当于105460个瓶子,可以制成约2028件赈灾毛毯。回收36.9公斤的铝罐,能节省约391千瓦时电力。这些电力能让电动自行车不停地跑15654公里,足够厦门往返北京3次。同学们回收的纸类变现,卖出39442.85元捐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用于赈灾助学;捐赠25080元给甘肃临夏和政县三十里铺中学,用于资助92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的晚餐。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