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追梦圆梦 我与特区共成长

2022-02-17 10:21:04    来源:厦门日报

市委宣传部

厦门日报社

联合主办

特区建设40年,新老厦门人在这片热土上追梦、圆梦,也分享、收获着特区建设带来的红利。(厦门日报记者 黄嵘 航拍器摄)

我想去厦门

●秀飞扬

老家龙海浮宫毗邻厦门,小时候每到夏夜,我总喜欢跑到顶楼去看海那边的灯火,父亲手把手指着那片光影对我说“那边是厦门。”霓虹的光影,在我心里画了一个圈,小小的我天天跟父亲念叨:“我想去厦门。”

于是,在某一次考试得了双百后,父亲决定带我出发。那是1986年的早春,晨曦未露,父亲牵着我的手去渡口等船,天气冷,人却多,据说早上5:30的这班船票最紧俏,船程两个小时,到达后刚好可对接厦门的早市。因此,船上挤满了渡海的生意人,挑担卖大米的、卖海鲜干货的、卖水果蔬菜的、卖鸡鸭鹅的……船舱里味道奇绝。船工们只好将窗户打开透气,任初春乍暖还寒的风,呼呼地吹,直吹进鼻翼,诱发我打了一个又一个喷嚏。此后很久,我不想再去厦门。

过了几年,父亲调到角美检查站工作,我和母亲去探亲时突发奇想,坐绿皮火车到厦门玩。铁轨延伸向前,火车有节奏地律动,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虽不算太快,但比起乱哄哄的电船,情况已好了许多。我和母亲在火车上悠闲地看风景,到达集美后,还去游览了龙舟池、鳌园等几个地方。可惜的是,回程没有相应的班次,我和母亲只得在厦门借宿了一夜。

毕业后,我一门心思来厦门工作。高高的大巴车,从厦门大桥开进来,这座连接湖里区与集美区的跨海大桥,是当时进出岛的重要通道,它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厦门岛进出难的问题,也增进了厦门本岛与岛外各区的联系。我工作的那家台企,也因为桥隧的便利,将生产基地移至集美。

买房落户,结婚生子,时光一日日更迭,厦门越来越美,交通也越来越便利。我的小家俨然成为老家亲友的“厦门接待处”,亲人朋友常来常往。海陆空多方位的立体交通体系,飞机、动车高铁、高速公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合肥女友的孩子在美国读高中,国际航线直飞厦门,他一般都会在我家小住,玩几天休整一下,再从厦门坐高铁回家。这两年因为疫情,他没能回来,微信群里,女友问他想不想家,他答:“我好想去厦门。”引发女友连发多个撇嘴表情。

从老家往返厦门,如今已选择多多,再不必赶早候船,长时间辗转。我曾多次傍晚下班时驱车回老家,经海沧大桥过厦漳大桥,或走海沧隧道,清晨赶早回来上班,40分钟的车程,妥妥双城生活。天堑变通途,厦门生出无数的触角,跨海飞驰,接壤陆地。四通八达的路网,像人体的一根根动脉血管,将中心城区与岛外及周边小城紧密相连。

春节回了趟老家,妹妹的小女儿念叨:“大姨,我想去厦门坐地铁。”望着她天真而充满期待的眸子,我仿佛看到了年幼时的自己。

40载,光阴呼啸而过,人已中年,城不老,特区厦门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迈开步走向前,变得越来越美。我最感慨的是,现代化国际化的格局,就是这样,在这些发达的交通网中一天天形成,让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

乐为特区“引凤”来

●美园

“目前,我们不仅提供住房补贴,还提供社保补贴和生活补贴……”在高校招聘会现场,齐肩短发的她双手将红色的宣传单递给前来咨询的应届毕业生,一边不忘宣传经济特区对于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

她是朱彬彬,翔安区人社局就业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的工作就是奔赴全国各地,通过校招等形式将优秀人才引进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003年至今,她的脚步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为各大企业引进人才万余名。

“梅子,本次的校招材料都准备好了吗?”在校园招聘协调会举行之前,她细心地和负责前期工作的同事做好对接:政策宣传册子、各大企业的用人需求、要求……事无巨细,她一样样认真地核对。“‘天马微’这次需要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精尖人才,需要重点关注;弘信电子、中航锂电也有高精尖人才需求……”她的双手迅速敲击着键盘,“啪啪啪”的声音,清脆而有力。

如何留住厦门本地高校的优秀人才就业?这是摆在她面前的大问题。为了破解这一瓶颈,她和企业对接,多次深入校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意见和建议。她敢于尝试,在她的努力推动下,“组织高校毕业生深入企业参观见学”正式提上了日程。2020年6月24日下午,翔安区人社局和厦门大学团委共同组织厦大首批20名博士生、硕士生等优秀毕业生赴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见学。在整齐有序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生产人员严格遵守生产程序,安全帽、防尘服等严格到位,各项工序精确有序地进行;厂区内,各类绿植郁郁葱葱,花园式员工宿舍正紧锣密鼓地建设……实地参观让毕业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如果到这家企业工作今后的工作环境和生活配套,进一步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可了企业,一份份就业协议成功签订。

“乐为特区引凤来”,18年来,她立足工作岗位,甘当默默无闻的“幕后人”,引进一批批优秀人才,为特区发展奉献着青春和热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迎着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强劲东风,她的脚步更加坚定。

雄堤化虹踏波来

●方腾

假日,我徜徉在厦门海堤纪念园,凭栏远眺:动车飞驰,似离弦的鸣镝,风驰在杏林大桥上;倏忽间,一声长笛,穿透长空,回响在记忆的长廊里,长廊壁墙上三张海堤的影像,悄然抖落了岁月烟尘,渐次在时间深处清晰起来,见证着十里长堤华丽转身,当年的镇海长龙化作跨海飞虹,绚烂成特区建设最美丽的风景之一……

影像一:最后一列火车

2010年1月27日22时50分,夜已深沉,厦门至上海南的K178次列车,匆匆掠过高集海堤,融入茫茫夜色。火车里42名海堤建设者再聚首,乘火车向海堤告别。当火车驶过“移山填海”纪念碑时,凝视着熟悉的影像、曾经的“战场”,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心潮起伏、眼噙热泪。我作为此次“海堤之旅”活动的提议者之一,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一难忘的瞬间。

当天23时35分,海堤通过了最后一列火车,自1957年4月12日海堤开出第一列火车后,54年绵延不断的铁路故事集,悄然合上最后一页。这最后一列火车,厦门至武夷山8746次临客渐行渐远的身影,如同精美长篇结尾处的省略号,让人期待,美好的续篇即将开启。

影像二:最后一根钢轨

2010年5月23日10时,在得知海堤最后一根钢轨即将拆除的消息后,我急忙赶往现场,留下了勾机拽走最后一根钢轨的影像。望着“撤离”海堤的钢轨,回溯海堤的建设发展历程,我的心中充满感慨:1953年6月,厦门海堤开工建设,1955年10月建成高崎至集美全长2212米的高集海堤;1956年底建成集美至杏林全长2820米的集杏海堤;半个多世纪,一根根钢轨连接着高山与大海,承接着昨天与今天,南来北往的火车锃亮了时代钢轨,擦亮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闪亮轨迹,在厦门人心中留下了永远的记忆辙迹。

影像三:海堤开口改造

2010年10月28日9时,高集海堤改造工程启动,开工仪式上“十里长堤、造福人民,海堤改造、再建新功”的横幅分外醒目。为纪念海堤改造特制的海堤牌香烟,十多年来我依然收藏在家中冰箱,睹物忆事,常让我回想起维护海堤的场景:一名名铁路职工将被称为“瓜子片”的小石片楔入堤脚条石的缝隙……50多年来,海堤为厦门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建设海堤是发展的需要;如今,海堤阻断了厦门东西海域水体交换,加速恢复流畅的水动力环境,实施海堤改造,也是发展的需要。不破不立,破立之间,再续新辉煌,彰显了特区人民勇于创造、自我革新的勇气。

今天,海堤之上建起了地铁跨海大桥,成为中国最美的海景地铁段,但风起云涌的时代波涛,依然拍打着厦门人记忆中的雄堤,“海堤精神”时刻强健着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步伐,新的史诗正徐徐展开……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叶蓁

为更好地展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年的成就,从去年4月开始,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就进入了展陈改造阶段。作为特区纪念馆的志愿者,我们接到了推送“特区纪念馆老照片”系列音频报道的任务,需要个人完成写稿、拍摄照片并完成录音。报道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展播,让更多的人在特区纪念馆闭馆期间,也能了解特区成长的岁月点滴。

我负责的是两张老照片,分别是“工业大专班”(厦门理工学院前身)和“东渡港”。我在厦门生活了近二十年,对于厦门理工学院和东渡港都不算陌生。可是,当我需要用千字来描绘一个地点、一段历史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所谓的熟悉是多么浅薄。数次去图书馆查阅,我找到了《漫游中国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年鉴》《厦门港东渡港区竣工报告》等资料,仔细研读脉络变迁、寻找它们与改革开放同生共长的履历印迹。我专门请教参与东渡港工程建设的同事、熟悉厦门理工学院历史的同学,了解到东渡港从小小良港蝶变为世界级邮轮母港的往事,深刻体会了厦门理工学院为特区建设专供人才的时代意义。擦拭岁月的尘埃,细细品味方解其中荡气回肠之意。我利用休息时间爬上狐尾山,站在山巅拍摄贝壳般洁白的邮轮中心和繁忙的港口,风中摇曳的三角梅提醒我,这美丽画卷就是我所生活的城市……

去年国庆前夕,我接到了更为艰巨的任务——为老照片系列报道写一篇关于特区纪念馆本身的介绍。作为志愿者,我对特区纪念馆还算有些认识,但要通过一篇小文章向世人展现它的“特别”之美,不论是内容介绍还是文字描绘,都需要仔细斟酌。我思考良久,写之前还把老照片系列报道从头到尾又学习了一遍,改革开放的一幕幕在心头划过千帆,下笔之时胸中已皆是深情。去年12月初,特区纪念馆恢复开馆,我的这篇《光影增叠,初心如磐》在公众号上同步发布。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因为志愿者的身份,我深度介入了特区发展史的学习,对峥嵘岁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体悟。我感恩这样的一段经历,仿佛跟着它的四十年光阴重新活过一回。除了亲历改革开放、在特区建设发展中拥有满满的获得感,我更感恩,能在特区建设学习中成为记录者、传播者和弘扬者,让更多的人走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改革创新、勇毅前行的精神世界!

深爱的第二故乡

●肖秀文

表弟小伟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的生活这么优渥。

1996年他高考落榜,拎着一个尼龙袋子,装着仅有的两件换洗衣服,只身来到海沧打工。勤劳肯干的他从学徒工做起,在工地上打过工,也干过广告业务员,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如今,晨起在自家的阳台上便可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大型邮轮、船舶在海面上行驶,那美丽的景色时常让他浮想联翩,感觉自己仿佛还在梦中。

回想起来,那年他初来厦门,海沧还挺荒凉,道路没有几条,公交路线也很少,附近村子基本上是单车道的黄土路。那时,他和很多在出口加工区上班的打工族一样,在附近的村子租房住,三四个人合租一套二三十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租金120元。那时工作很忙,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地方做饭,村子里快餐店很少,他还清楚地记得午餐外卖每份3.5元。

这二十多年间,眼看着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建成,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海沧渐渐成了繁华的现代化城区:环境优美的居民生活小区、商场超市、学校、医院、公园应有尽有;马拉松跑道览尽山、海、湖、岛、城秀美风光;全亚洲最大的酷炫灯光秀,让人领略如梦似幻的景致;还有大屏山郊野公园、蔡尖尾山等休闲好去处……

表弟小伟更忘不了的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是赶上了特区的好政策。当年根据政策,他成了出口加工企业的一名入股员工。他最忘不了的是,那时公司主营出口德国的产品。有一次出货检验的时候,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必须全部返工,交货日期近在眼前,而海沧码头的一个瓶颈就是港口的吞吐量,为了企业的集装箱货物能及时运出港口码头,紧要关头,是党员突击队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连夜作业,把货柜吊装上船,及时出货挽救了公司的损失。说起这事,表弟至今仍十分感动。表弟说,那些在码头上工作的党员,他们那汗水浸透衣背的身影,让他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让他懂得必须更加努力,才能拥抱阳光。

稻花香里说丰年,他乡已为故乡,小伟一家人已经成为新厦门人,事业硕果累累,生活幸福和美。如今,小伟和妻子已育有一儿一女,一家人住着宽敞舒适的楼中楼,夫妻俩一人一车。他们的小区像花园一般,树木绿意盎然,繁花似锦,傍晚,一家人在小区边木栈道散步观赏夜景,海风习习,远望浩瀚无垠的大海,小伟回味在海沧生活的种种美好,不禁由衷地庆幸自己赶上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好时代,由衷地感恩在经济特区建设中,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更满心欢喜能在美丽的海沧生活。海沧,如今已成为他深爱的第二故乡。

不一样的进岛路程

●黑米

又是周一,我照例提早半个小时出门,步行五分钟到地铁站,从海沧行政服务中心乘坐地铁到湖滨北路,出了地铁站再走五分钟就到了公司。才几度物换星移,想不到隔着一道海湾的岛内岛外,现在也能同处半个小时生活圈。

记得1996年的一个春日,天才蒙蒙亮,我的闹钟就响了。打着哈欠起了床,赶紧洗漱了,我背上背包出门。这一天,是自学考试的时间,我得在8点30分之前到达岛内的考点,需要先从海沧乘坐公交车到杏林,再从杏林乘坐公交车经集美到达岛内,到了岛内还要转车到考点,差不多要花上两个小时,所以我必须赶上头班车。那时候从海沧进厦门岛,都要这样绕行,公交车还不好等,一来一去,进岛逛次街,都要用上一个休息日。从嵩屿码头乘船进岛会稍微快点,但是得先乘坐“摩的”到码头,海风很大,“摩的”乘坐一趟下来,常常弄得蓬头垢面,安全系数还不高。因此住在海沧后,我们很少进岛,因为实在是麻烦又费时。

1999年12月30日是海沧大桥通车的日子,从那以后,我们进岛方便多了。从海沧出发到岛内的公交车,不管是从班次还是路线都多了起来,公交车班次多了,可选路线也多,满足了大部分人上班、办事的需求,进岛时间也节约了不少,基本上一个小时之内都能到达目的地。我们变得又爱往岛内跑了,游玩、观影、学习、访友,每个休息日,都被我们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跨岛居住或上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有海沧大桥上日益稠密的车流为证。

没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继地铁1号线开通后,2019年年底,地铁2号线也开通了,这条起于海沧天竺山,止于五缘湾,穿过海沧区、思明区、湖里区的地铁,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如本文开头,在寒冷的冬日,或是不觉晓的春日,我更喜欢多睡半个小时,再选择地铁出行,一点不影响工作,却大大提升了生活舒适度。

而我们平时的休闲娱乐,选择也更多了。记得地铁2号线刚开通那几天,我们特意在天已经擦黑了才出门,进岛吃了饭,再顺着筼筜湖畔散步许久,才慢悠悠地回家。现在,哪怕是从海沧区到翔安区,也不过是多转两次地铁的事情。在翔安上大学的孩子,每到周末总是开心地打招呼:“不用过来接,我乘坐地铁回家就好,很快的。”

来厦门生活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亲身感受着特区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市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工作、教育、出行、休闲……点点滴滴都在与时俱进,在厦门经济特区生活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我爱厦门这座城市!

特区创业记

●春小麦

难以想象,谈吐不俗、思维敏锐的小余,学历仅是初中肄业,更难以想象的是,三十几岁的他已经是年利润上千万的企业董事长,并购买了百亩土地自建了产业园。

上世纪九十年代,13岁的小余走出巴蜀老家,几经辗转、舟车劳顿,来到经济特区厦门,投奔在厦门打工的父母。他的父母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开了一个小小的缝纫摊,帮人缝补衣物以维持生活。

小余比同龄人懂事,他勤奋好学,从枯燥的流水线工作干起,不断学习,积累经验,25岁那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工厂做外贸订单,乘着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春风,小余的工厂蒸蒸日上。聊产品特点、谈企业管理、论国际形势,必要时说几句英文,发音字正腔圆,大家都以为小余毕业于科班院校,怎会想得到他是自学成才。

小余的第一家工厂,从二十几名员工发展到一百多名员工。几年后,小余创办了第二家工厂,员工达四百名。前年,他自购土地兴建产业园落成,员工达八百名,年产值两亿多元,企业再上新台阶。去年初,小余看准时机,大手笔买入位于厦门环东海域的一整层甲级写字楼,开启了新领域的发展。窗外是无敌海景,尽展“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壮阔景象。

小余说:“厦门是我们全家的福地。”可不是嘛,他的父母已经在厦门安心养老,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可以含饴弄孙了;他的弟弟已经大学毕业,从实习期就在哥哥创办的企业工作,兄弟俩携手管理企业好几年了。兄弟齐心,家庭和睦,事业顺利,在厦门这片创业热土,他们实现了人生的飞跃,过上了幸福生活。

现在的小余,已成为一名颇有见识的企业掌门人,他说:“是厦门的营商环境好,我这样的草根创业者才得以发展起来。”他秉承了父辈的勤劳,在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中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素质,在厦门经济特区这片创业热土上,实现了从雏鸟到蛟龙的奇迹转变。

关键词: 厦门经济特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