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我与特区共成长 |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2-02-15 10:21:07    来源:厦门日报

●吴剑锋

透明大棚里,自动喷洒机灵活地转动着喷头,蒙蒙水雾温柔地摩挲着营养盒里的种苗。镜头切换到实验室,他的双眼聚精会神地聚焦着手中的种苗:刚从育苗盒出来的西红柿苗儿笔挺、翠绿;他的左手托着营养土,右手手指轻轻地看着纤细的白色根丝附着上面,笑意扬上了嘴角,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又一次育种成功啦!

生于特区、长于特区,他的心和特区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011年,他从日本明治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毕业归国。面对着国外知名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他没有片刻的犹豫,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投身现代农业技术发展事业。他说:“农业的上游是种子的研发,好的种苗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前提。好种苗靠什么?靠创新。”他投资创办厦门百利控股有限公司,提出并践行“良种+良法=良品”的发展理念,致力于种业创新。

“海归下地做农民。”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开了。戴着斗笠的他随手摘下一条毛巾下田去了。这是南方典型的“拼命三郎”,2011年,作为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启了大棚育苗的新纪元。育苗盒的尺寸要因苗种而异,对于根系发达的苗种来说,深度是至关重要的;育苗土要具备肥沃、温暖、松软和富含有机质等特点,特别重要的是要保证PH值介于5.6—6.8之间……事无巨细,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疏忽。南方湿热,第一次的育苗很快进入了快车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长势喜人的种苗竟然烂根了。面对失败,他和队员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标本取样、检验。“原来问题在此。”发现问题的那一刻,他开心地跳了起来,“育苗土消毒工作不彻底!”

出生于1982年3月的他和特区一样有着“敢拼会赢”“敢拼能赢”的不服输精神。2016年,莫兰蒂台风吹毁了他的农场,一片狼藉中,一株种苗在风中摇曳着不屈的枝干……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经历过自然灾害的无情,他的农业科技之路越走越远、脚步越坚定。

“康总,今年的螺旋椒亩产值上八万啦!”“康总,今年的水果西红柿口感极佳,水分、甜度、大小都很合消费者口味哦!”……他的微信上,农民们的“喜报”纷至沓来。

脚踏特区热土,他就是那个仰望星空、敢于突破藩篱,致力于实现“种子自由”的海归科技特派员。他始终牢记自己作为海归科技特派员“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为实现“种子自由”奋斗的决心。把梦想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把汗水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如今,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他用坚定的信念和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他的脚步愈发坚定。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