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他在集美授课的讲稿出版成国学丛书 曾得到王国维指导

2022-02-09 16:35:10    来源:厦门晚报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晚报记者 陈满意)《诗学概要》是一本很薄的小书,只有166页,是20世纪20年代知名出版人王云五主编的国学小丛书系列作品之一。

该书内容是20世纪20年代在集美女子师范学校任教的何达安上课时的讲稿,后来经过整理由商务印书馆于1938年7月出版。全书论述了旧体诗的起源、体例、声律、韵格、章法、句法、字法、对偶、本质、题目等十个问题。何达安在“编辑大意”中极为谦虚地称“(此书)或可供高中学生参考之用”。

名师交集

写信请教王国维 得到不遗余力的指导

何达安,生卒不详,原名之兼,以字行,江西高安人,曾在北京大学国学门就读。

1922年12月下旬,正在北大读书的何达安和李沧萍、郝立权等5人写信向著名学者王国维请教“联绵字”等问题,王国维回信专门作了解答:“联绵字取材的范围,应先于隋以前的四部书中。类似联绵字的,也要记录下来,然后重复几遍,以免遗漏。分类时可按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等进行。汉魏人注释经文的文字、金石文字、古辞赋、子部书、集部书等也须按集。”

1923年1月,何达安等人又写信给王国维,称:“现已开始研阅,是否有当,立候裁答。”王国维接到信后,再一次回信,信中说:“联绵字研究知已著,甚为欣喜。”

其后,作为北大学生的何达安、李沧萍、郝立权等人与王国维建立了联系,王国维在通信中对他们给予不遗余力的指导。根据当时的知名学者吴宓日记记载,1923年5月27日下午4点半,当时大学四年级的何达安即将毕业,与同学杨伟业、王焕猷、张崇美等,邀请老师吴宓、沈尹默、沈兼士、陈汉章、张尔田等人到厂甸丰泰照相馆照相。那天很多老师都到了,只有刘文典迟迟未到,等到他赶到时大家已经照完了。

后来,他们又相约到有名的四川餐馆“宾宴春”聚餐,结果当时的北大老师黄晦闻到餐馆时看到没人就回去了,而其他人则因为照相一直到傍晚6点半才赶到。

诗人气质

好友称其“一堆课作一缸酒” 诗作经谱曲后广为传唱

20世纪20年代末,从北大毕业的何达安来到了集美,任集美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员,与在集美任教的龙榆生、张书旂等人关系密切。曾在集美任教的蔡斗垣在《忆挚友何达安》中写道:“貌若陈平若子房,翩翩风度异寻常。一堆课作一缸酒,终夜增删晋几觞。”蔡斗垣还称其“宿舍中案旁置高粱酒一甕,每夜改文,且饮且改,有浊酒以下汉书之概”,由此可见何达安的豪爽性格。

何达安还曾为集美学校的女子义勇队写过队歌,在《集美周刊》发表过的诗词作品多达几十首,如《寄宝猷》《新岁寄淑琴》《漫兴二首》《戊辰纪游绝句三十首》等。何达安的诗词曾受到当时的知名诗人陈石遗的关注,陈石遗在《石遗室诗话》说:“黄晦闻诗弟子曰何达安(之兼),江右人。榆生挚友,同教授集美学校。工填词,嗜诗,诗才极清而苦瘦。”陈石遗还以何达安的诗《寄素昭》为例进行阐释。

20世纪30年代初,何达安离开集美前往上海,被一所音乐专科学校聘为兼职教员、国文教员、校长秘书等职,还曾任该校校刊《音》的主编。1939年,何达安创作的《踏莎行》经著名音乐家钱仁康谱曲后广为传唱。

关键词: 达安 集美 20 王国维 联绵字 集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