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厦门港引航站37名引航员24小时服务 去年引航船舶11863艘次

2022-01-29 09:05:05    来源:厦门日报

全副武装爬舷梯,难度系数更高,也更危险。 (本组图/厦门港引航站提供)

完成一次引航,下船后要全身“沐浴”消毒水。

换护目镜,不是为了炫酷,而是为看得更清楚。

引航员是引领船舶安全进出港口的守护者。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徐景明)春节要到了。林永智掐指一算,他的春节长假刚好落在隔离期内——他是一名引航员,每日身着全套防护服,引领外轮进出厦门港。自去年8月3日以来,厦门港引航站启动“N天连续工作,加7天集中隔离、再加7天居家观察”的N+7+7工作模式,严防新冠肺炎从国门输入。

N天,通常是14天,再算上7天隔离,也就是说,至少有连续21天无法与家人见面。引航员刁春来说,在海上工作时还好,最怕的就是7天集中隔离。他热爱运动、思念家人,工作、隔离的心理压力积累起来,甚至变成一种痛苦。

“但是,选择了这行,就要顶住!”他说。

厦门港引航站副站长黄炜说,站里有37名引航员,每一名引航员,都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去年,该站引航船舶总量达到11863艘次,平均每名引航员一个月要负责超30艘次。春季期间,港口保持24小时运作,船舶安全进出,关系着“六稳”“六保”,关系着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关系着千家万户。

几乎全年身处战疫一线

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别人可能偶尔打个一两场,但与外轮接触的引航员,几乎全年身处一线。

甚至有的引航员最近正在说服自己穿上成人纸尿裤。穿着防护服工作时,最尴尬的就是突然想上厕所。人有三急,脱掉防护服就意味着把自己暴露在感染风险中,但强忍会分神,对安全引航影响更大。

引航员在工作前的数个小时内要少吃少喝。再喜欢吃辣,也要忍住,你要是在引航员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他在吃清汤面,他第二天肯定有任务。

戴着护目镜,沿着舷梯爬上巨轮;在驾驶台发号施令引领船舶进出港,保持良好的视野是最重要的。为了能让引航员看得更宽、更清楚,引航站一直寻找各种不同款式的护目镜,引航员们甚至可以写出评测报告,为各种护目镜打分。

“我的要求就是,护目镜不能起雾。看不清,怎么引航?海面上情况太复杂了,不能有任何闪失。”引航员李华平说,他最近在测试一款滑雪用的护目镜,虽然价格高,但为了工作安全,他还是想试试。

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大

刚刚完成14天工作的引航员张峰,腰伤复发,大多数时间只能趴在隔离公寓的床上,动弹不得。不过,他心里更惦记的是家里的事。

在N+7+7的工作制度中,至少有21天,引航员无法顾及家中。引航员李明想尽办法调整工作周期,陪伴妻子分娩,但两天之后,他又进了专班。“每个人都有自己难解的家务事,你多休息几天,别人就要少几天。有的同事家里老人要手术,有的同事孩子学业遇到难题……”

时间一长,引航员们甚至不愿意在工作、隔离期间和家人连线视频,生怕因为一句话、一个表情导致情绪低落。

即便短暂回到家休息,也有一些无形的压力。李华平说,小区里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引航员,有个风吹草动,业主群里就会问。“一出门,都能感觉到他们在刻意躲着我。最后只能无趣地在角落里独自待着。”

【点击】

改善条件助力“逆行者”

去年11月,引航员们的隔离场所换成湖边水库附近的一处更宽松舒适的公寓。厦门港引航站负责人张天从说,不能让这些“战士们”流汗又流泪。每次换班入住,引航站党总支都会精心准备防疫补给包、书籍等物品,带进隔离公寓。

“过年要有仪式感,在隔离公寓过年的引航员,要适当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尽力避免心理落差。因为他们为了确保物流链供应链稳定,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独自一人在这里隔离,每个人都是默默奉献的英雄。”张天从说。

战斗仍在持续。黄炜说,春节过后,在假期期间坚守一线的引航员完成N+7+7,他要自掏腰包请大家聚餐吃饭,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好想法、好建议,有针对性地去改善,让这群“逆行者”感受到温暖。

关键词: 引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