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走进春运一线工作人员家中 聆听他们的守护故事

2022-01-16 09:05:16    来源:厦门日报

一年一度的春运将于明日拉开帷幕。每年的春运,都是对交通运输等保障部门的一次考验。许多一线工作人员夜以继日,投入动车、铁路线、飞机的检修、巡查作业,全力保障春运安全、高效。本期家访,我们走进他们的家中,聆听他们守护春运“团圆路”的故事。

关键词 担当

连续五年除夕不休息

确保动车“休息”好跑得快

●出镜人物

蔡樟鹏,31岁,福州动车段厦门北动车所工程师;妻子戴小娇,32岁,上海动车配件中心南昌分中心主管;女儿蔡予安,3岁。

●地址

同安区祥平街道

●心愿

希望新的一年,家人平安喜乐,工作顺遂。

▲记者刘少敏(左一)采访蔡樟鹏(右一)一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少敏 图/记者 卢剑豪)“动车,爸爸!”周三晚上7点半,在蔡樟鹏家客厅,3岁的女儿蔡予安听大人们聊起动车,立即凑上前来,歪着小脑袋,脆生生喊“爸爸”。妻子戴小娇宠爱地揉了揉女儿细柔的头发,无奈地笑着说:“她呀,现在看到电视里的动车、火车,都要喊上一声‘爸爸’。”

“小家伙每次找不到我,就知道我是在动车那儿。”蔡樟鹏告诉记者,自己平时要值夜班,每逢节假日出行需求增多,自己就要守在岗位上,春运更是如此,自己从2016年起,已经连续五个除夕坚守在岗位上了。对于蔡樟鹏来说,春运就像一年的“大考”,是一年中最忙也最不能出错的关键时期。

“春运一开始,检修库明显空了。”蔡樟鹏说,白天自己所在的厦门北动车所格外冷清,因为动车都在路上跑,直接就“空巢”了。到了晚上,一辆接一辆的“小白龙”进库等着检修,一个晚上要检修30多组。4组人4个股道8个列位同时开工,大部件小螺丝全都要仔仔细细检查一遍,一辆就要耗时两三个小时。

“别说关键零部件了,就算是座位上的小桌板、小挂钩,对我们来说都至关重要,马虎不得。”笑呵呵的蔡樟鹏突然严肃起来,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肩章的两道杠说,自己从2017年开始担任厦门北动车组检修专职,后来担任组长、值班所长,明显感觉肩膀上多出来的这一道杠,很重。

戴小娇看着丈夫说起工作不自觉变得端正的坐姿,忍不住捂嘴笑了。“刚入职那会儿,他可不是这样呢。”戴小娇指了指蔡樟鹏身上的领口、前襟回忆说,丈夫2013年刚入职那阵子,每天不是打防松标记,就是清洗绝缘子,每天回家都是腰酸背疼,有时连一件干净的工作服都找不出来。

尽管工作又累又枯燥,蔡樟鹏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戴小娇说,回忆起来她也觉得很感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丈夫已经从过去那个迷茫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如今兢兢业业守岗爱岗的铁路人,去年还拿到了南昌局集团公司2021年的“春运立功竞赛优胜个人”。

“主要是我有个贤内助。”蔡樟鹏拉过妻子的手说,迷茫时是妻子的劝慰让自己找到方向,每年除夕坚守岗位时,妻子也一个人在家中等他。每次大年初一早晨8点多下班,蔡樟鹏最期待的,就是赶紧回家,吃上妻子亲手做的新年第一碗面线,期待新的一年条条顺顺。

关键词 细致

春节加班加点为飞机“会诊”

年夜饭常常要提前吃

●出镜人物

孟杰,35岁,厦航飞机维修工程部主任工程师;妻子孙盛欢,35岁,室内软装设计经理;女儿孟右廷,5岁。

●地址

海沧区滨湖东路

●心愿

希望自己放行的每一架飞机没有故障,也希望出现故障的飞机经过维修不会延误航班。

▲记者张玉榕(右一)采访孟杰(左三)一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实习生 白文静 图/记者张江毅)“拍完全家福,爸爸晚上就带你去买生日蛋糕。”孟杰抱起女儿,宠溺地说着悄悄话。电视机柜上,一束鲜花散发着清香。“这花是老公买给我的生日礼物,难得他今天能早回家陪我过生日,之前我生日老遇上他值班。“妻子孙盛欢嘴上虽是小抱怨,但看着眼前的花束,脸上笑得像花儿一样。

记者采访当天孟杰刚结束隔离返家。巧的是,这天也是孙盛欢的生日。别说为老婆庆生了,孟杰自结婚后,很少能陪家人过春节。作为飞机维修工程师的他,还有更艰巨的任务,那就是保障春运。

“信任你才找你春节值班。”孟杰已从事飞机维修行业11年,提到工作,他情绪高涨,笑称自己是“飞机急诊医生”。孟杰在厦航主要从事维修,当飞机“生病”出故障时,孟杰要和同事快速“会诊”,在较短时间内为飞机开出“诊断书”,提供排除故障的方案,还得对一线维修人员进行放行指导,为飞行员提供技术支援。当飞机在停机坪“休息”时,他就要与班组同事检查飞机的“健康”,从机头、机翼到机尾,从货舱、客舱到驾驶舱,逐项检查发动机、起落架、飞行操控、通信导航等系统,让飞机以好的状态投入运行。

两周前,孟杰与同事就开始为保障春运做准备了。春运期间,公司机队全部投入运营,这意味着没有多余飞机能替补航班,飞机维修工程师必须与时间赛跑,高效率维修飞机。“我们已经做好飞机故障处置预案,针对常见的故障问题拟定对策,例如如何防止寒冷天气影响发动机启动、空调没法正常运行怎么办等。”提到工作,孟杰不经意间眉头紧皱。他说,压力也很大,尤其是春运期间大家回家心切,他不能耽误大家时间。

一旁的妻子点了点头,说:“我都不敢轻易给他打电话,怕影响他工作。”丈夫工作老这么忙,孙盛欢坦言,刚开始她并不适应。2016年底,她刚生完小孩,产后情绪波动大。而孟杰因为工作,没办法陪在她身边。孙盛欢情绪不好,孟杰值完班一回家,她就耍小性子。“渐渐地我理解了,有多少人要回家过年啊。我们虽然平凡,但也愿意为保障这条回家路做贡献。”孙盛欢说,后来家人为了让孟杰更好地工作,还将年夜饭提前到大年三十中午或更早时候。

关键词 坚守

连夜排查铁路供电设备

专注工作忘了寒冷

●出镜人物

陈学斌,32岁,厦门供电段高崎接触网工区工长;妻子徐清,32岁,湖里刘勤口腔诊所职工;女儿陈诗语,4岁。

●地址

厦门供电段职工宿舍

●心愿

新一年全家平安健康,早日入住新家。

▲记者林路然(右一)采访陈学斌(左三)一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路然 图/记者 张江毅)走进厦门供电段职工宿舍陈学斌的家,房间小而温馨,地上铺着绒毛地毯,书柜墙上随处可见玩具和贴图。“诗语三个月大的时候就搬进来住了,是这片工区唯一的孩子,受到大家宠爱,接下来我们要搬新家,她还不乐意呢。”陈学斌的妻子徐清抱着女儿笑着说。陈学斌每天下班就陪女儿,他也提到,因为在工区长大,诗语从小就熟悉他的工作,女儿坐动车时,会指着铁路周边纵横林立的电线杆和接触网说:“爸爸维护铁路供电,保障我们出行安全。”

不过,陈学斌最近陪伴女儿的时间少了,因为春运马上要来了。“前一天我们在岛外巡查了约5公里的铁路供电设备,从晚上10点一直干到隔天凌晨4点。”陈学斌介绍,他和同事负责厦门站到东孚站的铁路供电系统。春运期间,列车班次密集,对铁路供电系统是不小的考验。他们正抓紧排查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等重点设备,确保铁路供电的安全稳定。

当天晚上气温只有七八摄氏度,岛外山区风又大,怎么保暖?“只能走快点,动起来!”陈学斌把大衣又裹得更紧些,他说,长期和高压电线打交道,工作人员有一套完整的安全作业流程,穿戴装备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工作时要戴感应式安全帽,不能戴护耳,不能使用太厚的手套。“有时专注于工作,我们会忘了寒冷。”陈学斌说。

年初节庆多,铁路周边村庄时常悬挂大型横幅、大红灯笼等,一旦大风刮起,这些轻飘物极易飘落到铁路供电线和接触网上,造成供电系统短路,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除了日常线路设备巡查,陈学斌和同事还要随时待命,若险情发生,他们立刻出动处置。前几天,他们刚在厦门站附近清除一个挂在铁路边树枝上的气球,气球直径约40厘米。陈学斌粗略估算了下,他所在的工区距离城区、公路近,每年要处置约40起轻飘物入侵接触网的险情,比厦门供电段其他工区遇到险情的总和还多。

说起陈学斌一通电话就被叫走的情形,妻子徐清有包容,更有支持。他们都是三明沙县人,2016年中秋节徐清第一次去陈学斌家见家长,刚吃完午饭陈学斌就接到任务——“莫兰蒂”台风把杏林大桥上的供电设备摧毁了,他只好舍下徐清,回工区抢修。为抢工期赶进度,陈学斌连轴转,得了急性肠胃炎,也没请假休息,无论日晒雨淋,都坚守在杏林大桥上。40天后,大桥恢复铁路供电,陈学斌被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评为2016年度“平凡之星”。“这就是我心中‘男神’该有的模样吧。”徐清说,陈学斌上夜班,回来得再晚,家里都会为他留下一盏灯。

关键词: 春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