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同安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昨日开幕

2021-12-27 07:05:46    来源:海西晨报

同安新城加速崛起。陈嘉新摄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洪艳艳 林燕萍 通讯员 姜涛 郑素描)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创历史新高,全区完成土地征收、房屋征收均居全市第一,乡村振兴热度指数综合排名全省前十,莲花镇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镇……回望2021年,同安区在经济产业、城乡发展、旅游文化等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昨日上午,同安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同安区人民政府区长陈高润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2021年工作,提出2022年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锚定“奋力谱写富美新同安建设新篇章”这一总目标,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同安,新城如何发展?产业如何提升?民生如何保障?晨报记者为您解读。

回顾2021

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步伐加快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今年,同安区不断培育壮大高能级企业,“三高”企业增至42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0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48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7%。新增国家专利授权4253件,同比增长18.7%。

产业发展方面,全区82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80亿元,增长5.5%,6条重点产业链完成产值930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24.9亿元,增长7%。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325亿元,创历史新高。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今年,同安区在招商引资上持续发力,全区共有53个优质项目签约,全年落地高能级项目22个,投资总额133.9亿元。

格局拓展

两大新城加速崛起

乘着“岛外大发展”的东风,同安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重大片区加速崛起。同安新城和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完成投资167亿元,新拓产业用地3400亩。滨海西大道提升改造等12个项目竣工,42个民生项目加快推进。

征地拆迁是项目推进的重点、难点,为确保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今年,同安区共完成土地征收7000亩,房屋征收150万平方米,均居全市第一。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7.7亿元,完成率153.8%,市重点项目交地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二。

今年,同安区44项重点改革事项加快推进,改革热度指数全市第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全市将商事主体登记申请移至镇(街),“全馨办”帮代办服务模式全省推广。

城乡建设

居住品质更加优化

通山连海的交通路网、精雕细琢的新老城区、活力焕发的美丽乡村……今年以来,同安城乡建设成果捷报频传,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用。

今年,同安区域交通不断拓展,轨道4号线加快建设,6号线涉铁段破土动工,同安隧道、海上交通线路启动前期工作,同翔大道全线通车。全区完成16个老旧小区、6个市场改造,新增园林绿地95公顷、绿道11公里、公共停车位324个。

乡村振兴同频发展,取得实效。同安区乡村振兴热度指数综合排名全省前十,7个美丽乡村项目通过验收。莲花镇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镇,汀溪镇获评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军营村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民生保障

健康同安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扩建等45个项目加快推进,第三实小凤祥校区等8个项目竣工投用,新增学位7410个。上海世外、新教育等教育品牌签约落地,“名校跨岛”项目加速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稳中提质。

健康同安加快建设。今年,同安区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11.7亿元,为历年最高;第三医院划归市管,环东海域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科教综合楼等项目加快建设;引进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林江涛名医工作室”。

此外,全区投入社会保障及救助资金8.8亿元,“三险合一”惠及全区户籍人口;新增保障性住房近5000套;莲花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扫黑除恶好评率连续三次居全市第二,刑事警情为十年来最低……社会保障持续改善,社会治理更加有序。

展望2022

建立健全机制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新的一年,同安区将总结工作经验,继续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推进“三级联防”、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

针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同安区将发挥疫情防控专家组作用,为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完善常态化“1+3”工作组、紧急状态“1+8”应急工作组指挥体系,健全疫情防控平急转换机制。

产业转型升级

壮大五大产业链群

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关键。2022年,同安区将继续大招商招大商,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链群,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同安区还将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发展方向,大力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强化科技赋能。同时,深化“总部+基地”模式,力争引进一批高能级总部项目。

此外,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推厦门时代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红牛功能饮料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打造环东海域数字产业集聚区。

夯实民生根基

提高居民幸福感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2022年,同安区将加快卿朴中小学等40个学校项目建设,新增学位1.2万个。新增安置房8757套、保障性住房4902套。

同时,同安区将深化拓展近邻模式,落实“三级包保”“五包一”机制,提升“网格化+大数据”治理水平。不断完善被征地人员、海域退养渔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再就业6000人以上。

聚焦乡村振兴

农村焕发新气象

新的一年,同安区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抓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推进“绿盈乡村”建设。

为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同安将结合“一村一品”布局,建设一批蔬菜水果、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汀溪三角梅花卉交易市场等平台。

同安区还将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数说同安

2021年亮眼成绩

(预计)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7.1%、15.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2022年

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

○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均增长8.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关键词: 同安区 同安 项目 乡村 产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