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音乐教育家、市音乐学校原常务副校长殷承典离世 享年84岁

2021-12-15 09:44:56    来源:厦门日报

“对于我而言,音乐是休息的手段,在音乐中,才能找到安详、安慰、乐趣,与病痛为伴的我并不孤独,因为,我在音乐中找到了意义与归宿。”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张玉榕 图/受访者提供)音乐教育家殷承典先生于12月14日凌晨在厦门平静地离开了,享年84岁。热爱音乐的他,一生奉献于音乐教育事业。他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桃李满天下,有学生将他称为一本音乐“活字典”,海内外知名音乐家的作品,他如数家珍,也从不吝啬分享给学生。

厦门市音乐学校透露,将于12月21日(下周二)举办殷承典老校长的音乐追思会,由音校人用老校长最为熟悉的音乐来表达对他的思念。

一生热爱音乐从中找到意义与归宿

殷承典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以音乐为生的,累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我而言,音乐是休息的手段,在音乐中,才能找到安详、安慰、乐趣,与病痛为伴的我并不孤独,因为,我在音乐中找到了意义与归宿。”

晚年的殷承典仍旧生活在鼓浪屿鸡山路上的一幢小洋楼里,这幢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殷家住宅,承载了殷承典太多的回忆,他并不愿离开。近几年,殷承典一直在与病痛做斗争,面对大家的担心,他总是呈现积极乐观的一面,时不时地还会在家里用手机投屏与前来看望他的学生分享音乐作品,或者拍摄自己种植的花花草草分享给学生。

“那时,殷老师虽然生病了,但当音乐响起时,我能感受到在音乐中,他一切安好,是幸福的人。”厦门市音乐学校校友高川提到,去年12月26日,在该校30周年校庆校友专场音乐会中,他与殷承典老师合作演绎由老师与庄德昆先生共同谱写的《故乡情》时,深刻感受到殷老师对于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对家乡鼓浪屿的深情,他会在实践中反复推敲每个音的走向。

“校友专场音乐会中,坐着轮椅的殷老校长上台时,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演出结束时,校友、同事蜂拥而至争相与他合影。”现任厦门市音乐学校校长谭筱英说,考虑到殷老校长行走不太方便,30周年校庆的启动仪式特意设置在鼓浪屿校区,同时也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了校庆校友专场音乐会。

谭筱英记得,上个月看望殷承典时,当提出希望他每年一同欢度校庆音乐会时,殷承典还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没想到永别了。”说到这里,谭筱英几度哽咽。她说,在下周二的音乐追思会上,音校人会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致敬殷承典。

教生物编《养兔舞》由此结缘音乐教育

殷承典出生于鼓浪屿,从小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长大,喜爱与音乐有关的一切。一开始,他在厦门二中任教的科目是生物,包含植物、动物等内容,当时在指导学生养兔的过程中,编创了用于学生劳动间隙放松娱乐的文艺节目《养兔舞》的所有配乐,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机缘巧合下,反而成为殷承典与音乐教育结缘的起因。

1990年,作为厦门二中音乐老师,殷承典参与创办厦门市音乐学校。办学之初,学校音乐设施不全,忙于为学校各种大小事奔波的他,坚持亲自为学生开设音乐赏析课,学校条件有限,他就带学生到自己家上课。

“当时我们二十几个学生分成两三排,围坐在老师家里的客厅听他讲解《胡桃夹子》等世界名曲,至今提起,都还能感受到当初的兴奋。”学生许隽姝说。许隽姝自幼学习钢琴,2005年大学毕业后也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殷老师当初那句“不要放弃”的鼓励,让许隽姝坚持下来。

“他不仅用心对待学生,对老师亦是如此,音校创办初期,校舍还未建成,殷老师将家里的房间收拾出来,免费提供给学校从北京、上海等地聘请过来的专业老师暂住了挺长一段时间。”69岁的陈淑英曾是殷承典老师在二中任教时的学生,也曾是他在音乐学校的同事。陈淑英坦言,殷老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深深影响了年少的她,特别是进入教育行业后,更不忘以他为榜样教书育人。

▲殷承典年轻时照片。

【生平】

●殷承典

(1938年—2021年)

鼓浪屿人,1958年开始在厦门二中任教,担任过生物课、音乐课教师;1990年,参与创办厦门市音乐学校,担任副校长一职直至1998年3月退休。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厦门市音协原副主席,曾与庄德昆先生共同谱写《故乡情》。他也是著名钢琴家殷承宗的二哥。

关键词: 离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