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国百强医院 连续四年上榜

2021-12-08 15:18:57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紧跟厦门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开拓创新,连续四年跻身中国顶级医院百强榜。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雯 罗超 图/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今年是厦门特区建设40周年。40年奋楫笃行,40年沧桑巨变,从400张床位到3500张床位,从年25万余人次门急诊量到年近600万人次门急诊量,从手写病历到全院无纸化,从看病挂号排长队,到全自助全预约,从市属医院到连续四年跻身中国顶级医院百强榜,一路走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紧跟厦门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彰显国家顶级百强名院责任与担当,以辉煌成就书写厦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连续四年跻身中国顶级医院百强榜,2020年,排名继续上升,位列86名,成为厦门唯一上榜的医院。

硬件升级集团化发展,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1981年,厦门特区建设刚起步,作为当时厦门最大的医院,第一医院仅有400张床位、2栋病房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鹭岛,第一医院发展迎来契机,新大楼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先进仪器设备也逐一配备到位。2007年,闽南第一台PET/CT在第一医院启用,这台“捕瘤”利器堪称“生命雷达”,让众多早期肿瘤无所遁形;2019年,闽西南首个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第一医院闪亮登场,外科手术更加精准、微创,截至目前,该院已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胸外科、泌尿外科、结直肠肿瘤外科、胃肠肿瘤外科、妇科等手术近千例;2021年,全省第二台新型托姆刀(TOMO Radixac)落户第一医院,这是世界尖端的肿瘤放疗设备,突破传统加速器的诸多限制,能够量身定制放疗方案,精准击中靶心,将副作用降到最低,其精确性、个体化优势,在肿瘤放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如今,第一医院已形成拥有6个院区(总院、思明院区、杏林分院、鼓浪屿院区、翔安院区、海沧院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护理院,1家互联网医院,编制床位数3500张的医疗集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截至2020年底,年门诊量从40年前的25万余人次攀升至近600万人次,出院人次从40年前的9800多人次攀升到16万余人次。

2019年6月,开展闽西南首台机器人手术,两年来已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近千台手术。

聚焦优势医教研齐发力,打造“高峰”学科群

硬件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科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基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占祥介绍,第一医院加大引才育才力度,特别注重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的引进培养,比如持续推进院士工作站、双主任和名医工作室的高层次平台建设,通过柔性引进和鼓励骨干力量“走出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为学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上世纪80年代,第一医院只开设1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随着硬件设施改善、人才梯队完善,品牌学科建设不断推进,临床医技科室已增至59个。王占祥表示,第一医院把学科建设作为最基本的战略任务,坚持“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保障基础、加强应用”的学科建设方针,以“创双高”(高水平医院、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和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为抓手,对标国内外一流医院,集中打造一批“高峰”学科群。目前全院拥有2个国家重点专科、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占全市近七成),整体学科建设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在厦门实现全国顶级百强医院零突破并连续四年上榜的龙头医院,第一医院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限于临床水平的提升,而是医教研的全面发力。第一医院注重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与厦门大学合作成立神经科学系和血液病学系,教学相长,重点做好社会急需的新型、交叉和边缘学科的发展和培育工作。医院立足临床,加强科研,建立了厦门首家临床医学研究院,拥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连续多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稳居厦门市卫健系统之冠。医院获批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9个学科入围“2019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百强榜,学科进榜数全市第一。

智慧医疗足不出户求诊,把医院搬到“指尖上”

第一医院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现代医院服务与管理模式,屡屡实现全国、全省相关领域零的突破,为医院高效运行、患者便捷安全就医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慧医疗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这种便利不仅体现在全预约、全自助,还细致入微到找科室、找人。很多人一到大医院就“找不着北”,第一医院打造院内智能精准导航系统,配合就医流程,为患者自动规划最近路径,轻松找到想要到达的科室。导航系统自带“发送位置”和“位置分享”功能,亲友、医患、护患之间可通过微信分享院内位置,连对方的移动轨迹都可实时呈现。

2016年,第一医院在全省试水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2019年成为福建首批互联网医院试点单位之一。目前,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已上线106个专科门诊,覆盖800多种处方药品,患者足不出户就能看病续方,药品还能配送到家。医院还提供线上远程胎心监护,孕妇在家就能安心“产检”。医院已为全国80多万用户提供诊疗服务,用户满意度高达99.4%。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第一医院借助互联网医院在全省率先上线“发热门诊”咨询服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上线“自助核酸”申请、查询服务,满足“愿检尽检”需求。

王占祥表示,未来,医院将以研究型医院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内在驱动力,打造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为一体的平台,努力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

综合排名

2020年,国家卫健委公布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第二次“国考”成绩单,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领跑,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综合医院A+阵营,全国排名57位,位居全市第一,成为全国排名2%-3%的“国优生”。

学科建设

2个国家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全市22个)。

9个学科入围“2019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百强榜,进榜数全市第一。

3个学科获“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

信息化建设

●全国率先开展全预约、全自助医疗服务

●全国首家智慧医院HIC七级医院

●中国智慧医院HIC百强前六强

●入选国家首批“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

●全省唯一通过电子病历六级及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的医院

●全省首批互联网医院试点单位之一

●厦门唯一试点“线上复诊、药品配送”一体化服务的互联网医院

技术突破

●2004年,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亲属活体肝脏移植

●2007年,开展国内首例脑积水后巨颅畸形颅腔重建手术

●2013年7月,在省内率先开展胸腔镜3D肺癌根治手术

●2014年,完成省内首例院内患者心脏捐献的心脏移植手术

●2016年12月,全省首例无需人工心肺机辅助的双肺移植手术获成功

●2019年6月,开展闽西南首台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手术量近1000台

药物研发成果

●福建省唯一获批首仿药的机构

●抗肿瘤新药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为福建卫健系统首次

40年规模和就诊量对比

制图/张平原

【点击】

MD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精准诊断和治疗为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多手段精准治疗服务新模式。先后成立肺癌和胃肠道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中心、肺结节多学科联合诊疗中心、肝癌多学科诊疗中心、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中心等,打破学科壁垒,集合医、药、护、技及营养、心理、康复等诸多专科医师,为疑难重症患者搭建起精准化诊疗救治平台。

以神经科学为例,医院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影像、神经检验、病理学和厦门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重新整合,成立脑科中心,集一站式门诊、一站式急重症绿色通道、专病门诊、疑难杂症诊治平台为一体,不仅在疾病诊疗领域精益求精,在研究领域也不断寻求突破,取得显著成果。

机器人手术

2019年6月,第一医院成功开展闽西南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集多项高科技手段于一体,手术更加精准,创伤更小。截至目前,第一医院已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手术近千台。

日间手术

2019年,第一医院集中式手术、集中式管理的“日间手术中心”投入使用,上百种疾病,从入院、手术、出院,24小时内一站式搞定。今年,日间手术中心病房正式启用,优质医疗服务再升级。医院一举揽获“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改善医疗服务突出贡献工作者”三项国家级荣誉。

今年,全省第二台新型托姆刀(TOMO Radixac)落户第一医院,这是世界尖端的肿瘤放疗设备。

关键词: 上榜 医院 连续 全国 百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