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福建省花鸟画大展今在市美术馆开幕 展出至11月21日

2021-11-07 09:10:43    来源:厦门日报

袁清秀《恋恋红尘》

陈丽英《荷花图》

胡育光《白鹭》

许宝华《荷香醉客》

马东兰《与你一起盛开》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 图/厦门书画院提供)由省文联、市委宣传部指导,省美协、市文联主办,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市美术家协会、厦门书画院、厦门市美术馆承办的“花香鸟语——福建省花鸟画大展”将从今日起至11月21日在市美术馆展出。

该展事于今年7月启动,征集到作品500余件。经过专家历时1个多月的严格评审,挑选出195件精品进行展出,其中80件为入会资格作品,全面展示了近年来福建省花鸟画的创作成就和实力。画家们将福建钟灵毓秀的美好风物,用精湛的技法呈现于方寸宣纸之上,画作间流露出的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福建花鸟画历史悠久群英荟萃

徐悲鸿先生曾说:“吾国最高美术属于画,画中最美之品为花鸟,山水次之。”得天独厚的中国奇花异卉,表现着中国画家们的独特品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国绘画史中,花鸟画自宋以来,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不断进步创新。

福建花鸟画的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亦养一方艺术。古闽大地丰富的花鸟景物,是福建花鸟画家们无穷的艺术创作源泉。独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花鸟资源,泽养出了福建花鸟画艺术的丰厚文脉,滋养出了福建花鸟画艺术的显耀地位。

惠崇、陈容、边景昭、上官周、华喦、黄慎、蔡鹤汀、蔡鹤洲、陈子奋、郑乃珖、宋省予、沈耀初等古闽历代花鸟画大家,汇成了福建花鸟画艺术的文脉与源流,这一文脉源流引领着福建花鸟画艺术的生生不息,奠定着福建花鸟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史的位置,是当下也是后来者研习推动福建花鸟画艺术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年5月,福建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成立,这是福建省花鸟画艺术史上颇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对福建花鸟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举办“花香鸟语——福建省花鸟画大展”是艺委会成立后的首个重要展览。

在厦打造全国花鸟画创作

写生展览基地

福建是中国花鸟画创作重镇之一,而以花园城市著称的厦门,更是出了许多花鸟画家。

厦门知名花鸟画家郑景贤告诉记者,在20世纪50年代初,厦门鹭潮美术学校(现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创立,顾一尘、石延陵、王仲谋、林英仪、张人希等艺术界前辈照亮了厦门花鸟画的天空,王仲谋在20世纪70年代创设了厦门市中国花鸟画研究会。后来,郑景贤接替了第二任会长的位置。

在这些前辈的影响下,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花鸟画家,如已去世的林岑、林金定、杨大生等,以及郑景贤、白磊、李文绚、陈禾青、周煜、林涛、汤琳南等,老中青三代携手把厦门花鸟画推向一片高地。

此次展览,吸引了众多厦门花鸟画家甚至是花鸟爱好者、高校学生投稿参评。“古往今来,‘近花鸟者描绘花鸟’成风。”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厦门书画院院长林永潮说,厦门具备天然的自然环境优势,是“天高任鸟飞,四季草木生”的欣荣绿地,植物园、园博苑、白鹭洲公园、五缘湿地公园等,处处皆是风景,非常适合画家写生创作。

福建省花鸟画大展得到了省文联和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有助于推动福建花鸟画艺术事业尤其是厦门花鸟画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展览期间,主办方将举办福建省首届花鸟画学术研讨会,组委会邀请福建花鸟画界的专家、名家及高校学者,共同梳理和探讨当代福建花鸟画的底蕴。林永潮说,希望借助办展的机会,慢慢建立起相关机制,逐步将厦门打造成全国花鸟画的写生创作和展览基地。

【声音】

王来文(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省美协主席)

当下,福建花鸟画艺术如何发展,如何开时代新貌,这是我们当代福建花鸟画画家同仁们需共同思考的命题之一。综合对福建花鸟画艺术史和文脉的总结与思考,再次提出我的艺术观点——“闽人尚(善)线”;综合对福建中国画艺术史和文脉的总结与思考,再次提出我的学术主张——“以线为骨”;基于对福建花鸟画艺术在中国花鸟画艺术史上具有的特长特色的总结与思考,再次提出我的学术理念——“复兴白描”并倡议福建花鸟画界要形成和树立良好的学风、文风、书风。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赋予我们新机遇,但也要求也需要新的时代风骨。新时代福建花鸟画画家应坚守“以人民为中心”为创作导向,以“中国精神”为创作灵魂,以“自然和时代生活”为创作源泉,以“传统文脉”为创作根基。守正而开新,共创福建花鸟画艺术之繁荣时代与美好之明天。

关键词: 展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