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永远为人民谋幸福——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侧记

2021-11-06 16:41:35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詹文)昨日中午,党代表刘巧妙心潮澎湃听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正走出厦门人民会堂,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海沧温厝社区的温奶奶说,“巧妙啊,再过两个月又可以领钱了,今年就再麻烦你给我送上来啊。”巧妙笑着,连声应允。

温奶奶说的,是每年春节前后,温厝社区集体资产收益给居民的分红,已持续16年。今年初,社区一测算,4800多位持股居民平均每人能分到2300多元。银行派了辆运钞车,把1000多万现金拉进社区,一沓沓百元大钞捆扎好,每户人家的钱用一个个大牛皮纸袋装好。

“领钱喽。”社区一个通知,居民们都喜笑颜开前来,厚厚一叠,现场数钱,4口之家能拿到近万元。

碰到腿脚不便的老人,刘巧妙会和同事把钱送上门。她是居委会干部,已扎根基层15年,“最初的分红只有几百块,后来社区集体资产越来越多,现在都超7亿元了,居民每年领到的钱也越来越多。”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里,许多内容都和跨岛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有关,“我真是又感慨又期待。”刘巧妙说,过去5年,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很快,“你到我们那走走,居民会很开心地指给你看,瞧、瞧,这厂房、这店面,都是我们的。接下来,还有好几个集体项目在谈,未来5年让居民们领到更多的钱,大家都很有信心。”

看着报告,党代表陈莎茵则惦记着她的“特殊孩子们”。当了20多年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陈莎茵常年素色运动装,每天和残疾孩子“泡”在一块。

出任聋哑学校校长时,陈莎茵仅20岁,学校在同安郊外,停水停电了,她和老师自己想办法运用物理知识发电送水。“这些年,厦门特殊教育事业取得很大进步,我们有的孩子,学了本领走出社会后能养活自己,组建了幸福小家庭,有的还创业,帮助更多特殊群体就业。”

各代表团审议报告时,陈莎茵又一次动情地说起这些特殊孩子们,提出帮助弱势群体的相关建议。“未来5年,报告也把目光对准了公益慈善,我们特教界的老师都很欣慰,希望越来越多的特殊群体过上更体面、更幸福的生活。”

昨日的厦门人民会堂,40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党代表,热议报告,回望过去5年、展望未来5年。85岁的李秀记,列席了这次大会,看着报告,听着发展蓝图,不时微笑点头。从第五次党代会开始,他参加了每一次大会,不是出席就是列席。他是老领导,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实践者和见证者,岁月白了他的眉,但他依然关注着特区发展的每一步。

李秀记向记者揭秘了一个故事。开了一次次党代会、诞生了一个个城市发展蓝图的厦门人民会堂,当年取名的时候,有个小插曲。“是叫厦门会堂,还是厦门人民会堂?按许多地方的惯例,用的是会堂,但我们争取了4个月,最终定名为‘人民会堂’。”

“我们这座城市是人民的。”李秀记感慨道,“每一届市委市政府,每一位党员,都牢记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切为了人民,永远为人民谋幸福。”

关键词: 幸福 人民 永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