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与城市同行为时代留影 听记者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

2021-11-04 09:12:59    来源:海西晨报

林爱玲(左)在定点酒店采访街道、社区人员的抗疫故事。

戴懿(左)正在采访。

梁晓蕾(左)正在主持。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刘宇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第22个中国记者节,晨报推出“增强‘四力’ 书写特区新发展——庆祝第22个中国记者节系列报道”,与厦门多个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深度对话。往常,记者是观察者、倾听者,今天,让我们把“C位”留给他们,听他们讲述与城市同行、为时代留影的动人故事。

《海西晨报》首席记者林爱玲:

透过暖心小事折射城市大爱

“远亲不如近邻”,用“大党建”激活“微治理”,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对于“近邻”党建,《海西晨报》首席记者林爱玲有着深刻感悟。

2016年底起,林爱玲陆续肩负起“近邻开元”等四个微信公众号的区街新闻采写工作。深入社区采访多年,她坦言,希望通过笔触,将一件件看起来微小的事记录下来,传递正能量。

让林爱玲印象最深刻的,是厦门大学退休教师、南洋研究所(现为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教授陈大冰和他的妹妹的故事。两位老人将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百万元遗产捐赠给厦门大学,用于资助贫困学子。在滨海街道白城社区居委会,林爱玲一张张翻阅着鹭江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老人亲笔手写的遗嘱、授权书等,内心深受触动。更让林爱玲感动的是,为确保老人的遗产能按照老人意愿进行处置,在老人授权下,社区居委会、启福社工及老人的挚友等还组成陈大冰资产管理小组,全权负责老人的资产清点和遗嘱执行。在厦门这座充满爱的城市,他们让这份大爱继续传递下去。

在林爱玲看来,“近邻”党建带来的变化是身边一个个街道、社区通过一件件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小事,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把党建落实到生活的细节上,“我从一点一滴的美丽变化当中,真真正正感受到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

“近邻小食堂”给独居老人带来生活改善,“百事帮”邻里互助服务队深受居民喜爱……五年来,林爱玲穿梭于开元街道大街小巷,深度采写出一个个鲜活的居民故事。林爱玲说,希望通过她的视角和笔触,再小的事情都能折射出美丽的光芒,“让大家知道好近邻就在我们身边,引导社会的正能量,我觉得是我工作的意义所在。”

《厦门晚报》资深记者戴懿:

用温柔笔触记录“真善美”

作为深耕社区的记者代表,《厦门晚报》资深记者戴懿用她14年的青春时光,记录厦门“近邻”文化温度。

当时针拨回到2007年,刚走出象牙塔的戴懿进入了《厦门晚报》,跑起了社区新闻。忆往昔,戴懿坦言,初期她在采访过程中面临了不少挑战,“当时很多社区老人一听我是漳州人,就直接用闽南话跟我对话了。但口音不同,沟通起来很有难度。”戴懿苦下功夫,慢慢摸清了其中区别所在,和老厦门人的沟通也顺畅了很多。正是通过社区老厦门人的讲述,她对厦门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能回家,本该很欣喜,在这时却有点感伤、不舍,还有许多说不出的心情……”2020年初,开着房车来厦门旅游的张琦一家,因疫情缘故,在沙坡尾停车场居住了40天。在采访过程中,戴懿为张琦一家深度融入厦港街道而深受触动。

戴懿回忆说,一开始,张琦一家人有些不安,但社区工作者和厦港好“邻居”安抚了他们的心。沙坡尾社区工作人员送来口罩和体温计,贴心的关怀让身处异乡的张琦一家人充满温暖。隔离期结束后,张琦还主动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

在戴懿看来,近些年,厦门“近邻”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小区治理更加精细化,养老、扶困等领域更为垂直化。镇海社区“社区邻里互助促进会”就让她印象深刻,“这个团体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加入,他们为老年人与残疾人群体提供上门理发、上门水电维修、空调清洗等便民服务,老人打个电话,就会有志愿者来帮忙。”

“近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戴懿。在她看来,与人交往,应如同对待近邻,真诚相待。多年扎根社区一线,她和社区工作者、居民也建立了感情。

戴懿表示,接下来,她将继续扎根社区,用更温柔的笔触记录和传递“真善美”的瞬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厦门节目制作室制作人梁晓蕾:

用专业诠释“嘉庚精神”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王温萍)提起嘉庚精神,市民耳熟能详,对在厦门土生土长,而又毕业于集美大学的梁晓蕾而言,更是从小就浸润其中。

读书的时候,嘉庚精神于梁晓蕾而言,便是“诚毅”校训:“诚”为诚信,诚以待人;“毅”为坚毅,毅以待事。工作之后的梁晓蕾不忘学习陈嘉庚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奉献品格,永葆初心。

2009年进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厦门节目制作室工作的梁晓蕾,深入挖掘嘉庚精神、嘉庚故事。从2015年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厦门节目制作室先后制作了陈嘉庚广播剧三部曲《再会吧,延安》《再会吧,南洋》《陈嘉庚1949》,及微广播剧系列《一座城一个人》。从挖掘选题、立项、资料搜集、专家访谈、基本创作、制作,再到最后上线,梁晓蕾均参与其中。

“在拍摄《一座城一个人》的时候,我一直在反复思考,陈嘉庚为什么能代表厦门,或者说为什么足以代表厦门。”梁晓蕾说,新华社记者康淼的一句话写得特别到位,“康淼说,嘉庚建筑如今仍是厦门城市规划建设中‘美的参照’”。

在梁晓蕾眼中,建筑是一种精神外延的有形象征,嘉庚精神也活在嘉庚建筑里。而嘉庚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这些地方都是陈嘉庚“兴学”的最好体现。

嘉庚精神深深影响了梁晓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嘉庚精神的内涵不断被深化,而这也激励着她不断以媒体人的身份,带给社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梁晓蕾表示,我们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记者用辩证的思考去报道。“一旦回忆者不再回忆,往事就不复存。我们要通过优秀的前人精神带动后来者,继续添砖加瓦。”

新时代下如何提升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梁晓蕾认为,最考验她的是眼力和脑力。很多事件的分析报道都需要记者洞彻事件和人物的本质,只有辩证思考,才能做出好的报道。“在辩证思维方面,陈嘉庚先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媒体人,要学习弘扬嘉庚精神,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梁晓蕾说。

关键词: 记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