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传播厦门好声音 “增强‘四力’,书写特区新发展”主题沙龙昨举行

2021-11-03 09:12:17    来源:海西晨报

“增强‘四力’,书写特区新发展”——厦门市新闻界庆祝第22个中国记者节主题沙龙活动在金榜书院成功举行。记者唐光峰摄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钟宝坤 叶子申)秋日的阳光正好,他们暂停匆匆的脚步,在金榜山的绿树掩映下品茗。这一刻,他们不再是新闻的记录者、旁观者,这一刻,他们自己就是新闻的主角。他们自豪地来到舞台中央,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这个行业和城市的故事。

昨天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指导、厦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海西晨报社承办的“增强‘四力’,书写特区新发展”——厦门市新闻界庆祝第22个中国记者节主题沙龙活动,在金榜书院成功举行。来自厦门各新闻单位的新老新闻工作者济济一堂,以主题沙龙这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忆初心、话使命,交流工作心得,砥砺理想信念。

从“金砖”到“金鸡”,从特区建设到疫情防控,从高山党校到近邻党建……昨天的沙龙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厦门节目制作室制作人梁晓蕾、《厦门日报》首席记者詹文、《海西晨报》首席记者林爱玲、《厦门晚报》资深记者戴懿、厦门卫视知名主持人陈玲、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副主任蔡志强、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首席记者许晓露、同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文彬等八位资深新闻工作者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媒体人对这座城市的关注与热爱,分享了作为记者,增强“四力”、深入基层,用脚丈量土地,用心讴歌时代的心得体会。

“金鸡奖的台词是刻到骨髓里的,让我永远难以忘怀。”来自厦门广电集团的厦门卫视知名主持人陈玲至今都记得主持金鸡奖的一幕幕。她说,“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不仅助推了厦门影视产业的发展,更让厦门这座城市的“能见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厦门日报首席记者詹文动情地回眸20多年的从业经历。她表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随时随地保持新闻敏感性,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海西晨报首席记者林爱玲则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在新媒体融合中,跑出区街好新闻的故事。

记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一直以来,厦门新闻工作者活跃在人民群众之中,穿梭于社会万象之间,用文字描绘绚烂世界,用镜头记录多彩生活,用语言传达真情实感,讲述厦门好故事,传递厦门好声音,为我们城市的发展贡献了独特的新闻力量。

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希望通过此次主题沙龙,进一步激发起全市新闻工作者的昂扬斗志,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创新时代厦门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局面。

据悉,除昨天下午的主题沙龙外,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将围绕“厦门市新闻界庆祝第22个中国记者节”开展系列活动,包括主题系列报道、记者节庆祝表彰大会、“好记者讲好故事”等。同时,还将携手厦门市卫健委,组织新闻工作者参加国际认证的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合格者将获证书。

◎新华社驻厦记者颜之宏:通过笔和镜头 讲好厦门故事

颜之宏

我从2016年9月13日来到厦门驻点,至今已经五年有余。在这期间,我亲眼见证并亲身经历了厦门这些年的诸多历史节点,如抗击“莫兰蒂”台风、厦门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全体市民同心协力抗击疫情等,都让我印象深刻。

这些年来,我也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了厦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卧凤”是这样飞起来的:厦门经济特区四十年》《“经济特区必须在营商环境上走前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厦门探索》等稿件在国内主流媒体刊发,向全国人民讲述了厦门故事。

接下来,我会继续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厦门故事。(记者叶子申)

◎中新社厦门支社社长杨伏山:站在更高起点 传播“好声音”

杨伏山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从抗击“莫兰蒂”台风,到鼓浪屿申遗、厦门会晤,再到军营村脱贫致富、特区建设40周年……每一个重大事件背后,我们都会用手中的笔,为读者写下一篇又一篇报道,向外界展示厦门形象,讲述厦门故事,传递“厦门好声音”。

中新社作为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对外宣传方针政策,全面、及时地报道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表达海外同胞、侨胞和华人的心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中新社厦门支社将继续利用全媒体融合平台,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持续做好对外报道,将“厦门好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 (记者叶子申)

◎《光明日报》厦门记者站站长马跃华:提升城市竞争力 走出发展新路子

马跃华

在厦门驻点多年,这座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举措让我深有感触。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接续奋斗,全面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城市环境高颜值助力产业发展高素质,显著提升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速度与质量齐升、发展与生态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今天的厦门,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和谐共生,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高,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高质量发展成果斐然。

接下来,《光明日报》将继续创新央媒与地方合作机制,把目光投放到厦门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报道好、展示好厦门发展建设新篇章。 (记者叶子申)

◎《福建日报》厦门记者站站长林丽明:多方位深入报道 为城市建言献策

林丽明

《福建日报》长期深耕厦门,旗下《厦门观察》、新福建客户端更是多方位深入报道这座城市的创新创造和发展变化,为其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新闻传播力和地区影响力日益增强。

接下来,《福建日报》将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讲好改革开放的厦门故事,向世界传递厦门好声音,展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厦门城市形象,为厦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记者叶子申)

◎厦门卫视知名主持人陈玲:挖掘厦门元素 绽放光影魅力

陈玲

2019年11月19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在厦门闽南大戏院举行。开幕仪式上宣布,从2019年起,“金鸡奖”将每年评选一次,且连续五届在厦门举办。作为一名主持人,我非常荣幸,能在现场见证并参与这个特别的时刻。2019年的“金鸡奖”开幕式,我与“央视一哥”任鲁豫、电影频道“当家花旦”蓝羽、知名影星黄晓明搭档主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把现场效果发挥到极致。

“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带动了这座城市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接下来的“金鸡奖”,我们也会多挖掘厦门元素,在节目上继续深耕,让厦门在中国电影行业中有更完美的展示。(记者柯小娇)

◎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首席记者许晓露:金砖效应在厦 正在不断放大

许晓露

说起厦门会晤,我打开了记忆之门。为了迎接厦门会晤,厦门广电集团当时策划了《走进金砖国家》系列报道,我和团队走进了印度。深入采访后,我们发现了很多故事,比如厦门乃至中国的企业在印度发展,给当地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以及在金砖合作的机制下,越来越多印度学生来中国求学等。

我想,无论是厦门会晤,还是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这都是国家赋予厦门的重大使命。今年1到7月,金砖四国在厦门新设立的企业是往年的3倍,金砖效应在厦门正在不断放大。(记者钟宝坤)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厦门节目制作室制作人梁晓蕾:创作系列广播剧 嘉庚精神薪火传

梁晓蕾

从2015年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厦门节目制作室就着力挖掘嘉庚精神,先后做了系列广播剧,包括《再会吧,南洋》、《再会吧,延安》和献礼金砖的《一座城一个人》等。通过这些节目,我们不断走近陈嘉庚,了解和体会“嘉庚精神”的核心内涵。

陈嘉庚先生一生爱国、创业、兴学,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嘉庚精神”,超越时代、薪火相传。学习和弘扬“嘉庚精神”,就是要学习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奉献品格。

(记者钟宝坤叶子申)

◎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副主任蔡志强:节目牵线搭桥 拉近两岸距离

蔡志强

厦门广电集团有一个两岸节目带,包括《两岸新新闻》等节目,我们在台北、高雄都有驻点记者站,每年会派四批记者赴台驻点,及时发回动态新闻等。

目前,我们做到第三季的节目《根脉》,主要聚焦两岸有联结的东西。通过这样的节目,大家发现,两岸的联结是这么紧密,台湾的根在大陆,两岸是如此密不可分。

2018年,福建对金门供水,我们派记者到金门采访,对金门缺水的情况、福建为供水做出的努力进行报道。当时,我们采访了很多金门的民众,他们特别高兴,纷纷表示,喝上了干净的水,解决了他们生活的大问题。通过这样的报道,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记者钟宝坤)

◎《海西晨报》首席记者林爱玲:深入媒体融合 积极拥抱变化

林爱玲

我接触社区新闻,是从接触区街的微信代运营开始。于我而言,区街微信是身边、指尖的平台,它与社区的紧密度更高、距离更近。

如何写好区街微信运营的稿件?万变不离其宗,我相信变化的是渠道,不变的是受众的心理、传播的规律。

其次,要积极拥抱新变化。五年多的代运营工作,让我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这其中包括图片文案的写作、海报文案的写作。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推出高质量的宣传报道,我也尝试了不少新的形式,比如通过书信体、散文体、诗歌体等各种体裁,让大家感受到这股令人暖心的厦门力量。(记者王温萍)

◎《厦门晚报》资深记者戴懿:寻找动人细节 感受新闻温度

戴懿

在跑社区新闻的14年时间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社区新闻的温度。尤其是“近邻”文化发展之后,社区里涌现出了许多邻里互帮互助的故事。

在一些无物业小区,不少社区服务志愿者会主动组建服务队,针对残疾、孤老市民免费提供帮助。此外,不少小区也涌现出许多“帮帮团”,让我感受到了温情。

在我看来,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尽管身处互联网时代,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但好的新闻依然需要记者迈开步子,到现场亲身体会,因为细节往往最打动人心。只有勤跑新闻,才能讲好厦门故事。

(记者王温萍)

◎同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文彬: 用脚丈量土地用心写好文章

叶文彬

我从2001年进入同安报道组,从事新闻与舆情工作至今已有20年。

20年来,同安军营村、白交祠村的发展,可以说没有离开过我的视野。在我眼中,同安军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从“输血”到“造血”,二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三是思想的“输入”到“输出”。

2016年4月,高山党校建立之后,辐射吸引党员群众1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考察,通过党校引领、培训研学、村民参与、联动合作,助推了军营村、白交祠村的大发展。如今,高山党校已成为带动两村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我眼中,如何写好文章,可以用这四句话概括——用脚丈量土地,用眼观察变化,用心写好文章,用情讲好故事。

我建议年轻的记者朋友们要多走向基层,多与群众交朋友,多了解基层的实际,用感情讲好高山故事,讲好厦门故事。

(记者王温萍)

◎《厦门日报》首席记者詹文:既要站位全局 又要抓好细节

詹文

自2004年新闻从业以来,我长期深耕时政新闻,参与了这座城市近20年来绝大部分的重大主题报道。这么多年的采访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厦门人。40年来,正是一个又一个普普通通的特区建设者,怀揣着他们的梦想,带着“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奋斗中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推动着这座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把厦门建设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这些年的采访经历,让我了解到,新闻报道应该注意站位全局,把当下发生的事情放到全市、全省、全国,甚至全球的大环境里,放到历史的逻辑里去考量,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在宏观视野之下,扎根基层,注意细节,讲好故事。(记者王温萍)

关键词: 声音 接续 厦门 奋斗 传播 书写 特区 时代 发展 紧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