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厦门手工艺人耗时五载 用丝带绣出二十四节气

2021-11-01 09:13:53    来源:厦门晚报

许嫣红用丝带绣出代表不同节气的花卉。

一花一叶一时节,一针一线一诗意。厦门手工艺人许嫣红耗时近5年,用丝带绣把二十四节气中的代表性花卉绣成了一幅幅作品。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戴懿)近日,许嫣红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作品。一朵朵花儿活灵活现,再配上木质圆形绣绷构图,更显古色古香。许嫣红说:“绣花就好像绣人生,花期短暂却绚烂。人生是一次短暂的花期,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当下,唯有不断进取,才能绽放绚丽的人生。”

查资料拍照片认识花卉

买鲜花拆开看内部结构

许嫣红是室内设计师,也是手工艺人,热爱刺绣(含丝带绣)、拼布。她的作品“花砖图案珠绣胸针项链两用款”曾获厦门好创意设计大赛银奖,作品“掌上鼓浪屿——迷你团扇刺绣胸针/书签”曾获厦门好创意设计大赛铜奖及福建世遗文创大赛入围奖。她喜欢原创设计,用针线记录身边的美好事物。她还走进学校、社区、单位开展手艺教学,普及拼布及刺绣传统文化,出版过3本拼布书和1本纸艺书。

写完拼布书和纸艺书后,许嫣红萌生了写一本刺绣书的想法。“5年前,我开始接触丝带绣,创作第一幅原创作品《桃花》时,我一下子有了灵感。惊蛰桃始华,桃花正好在惊蛰开放。”二十四节气浓缩了古人的智慧,也代表着花卉的绽放时间,加上近些年来中国元素成为流行趋势,她就萌生了用丝带刺绣植物花卉来诠释二十四节气的念头。

许嫣红在网上查了许多资料,还找了和节气有关的谚语、诗歌印证,确定要刺绣的花卉品种。为了力求逼真,她到忠仑公园、园博苑拍荷花,到马路边拍大花紫薇……近景、远景、侧面、正面、俯拍,不同的视角她都拍,有时还买来鲜花,把花拆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她说:“我本来就喜欢花,这个过程让我认识了更多花,发现花的美好。”

原创作品考虑诸多细节 一次次返工只为更完美

收集丰富的素材后,许嫣红开始着手创作。原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构思图样再选材,丝带的宽度、颜色的搭配都要对比考量,用什么针法,如何表现,这些都得仔细琢磨。

一幅作品从开始创作到完成,短则需要一周时间,多则要一个月。有时候,创作遇到瓶颈,许嫣红就先放一放,先绣其他节气的花卉,说不定过程中就有灵感了。

创作荷花作品时,单单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莲蓬,许嫣红就改了三个版本。小了就改大点,圆的改成椭圆;表现花瓣的缎带窄了一点,主题不够突出,那就拆了重新再来。一次又一次返工,就是为了让作品更加完美。作品完成后,她用微信识别花草的小程序扫一扫,一下子就识别出来了。“那时候真是太有成就感了,太开心了。”

有的花瓣颜色是渐变的,有的花瓣上有纹路,常规的丝带无法体现这些细节,许嫣红就给丝带染色。为了让作品更有画面感,她甚至还给作品增加背景彩绘,有的设计成情景画,如表现烟柳的阳春三月江南水景,樱花树下的落英缤纷……

自创针法记录创作步骤 希望作品能走出国门

创作中,许嫣红采用的是真丝蚕丝带,由100%天然蚕丝构成,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易于塑形,更易表现出花卉的柔美形态。在她的巧手下,丝带在布面上展现花卉的柔美优雅形态,层次鲜明,栩栩如生。

耗时近5年,许嫣红创作了40幅作品,每幅作品直径为14厘米。她说,一开始创作觉得压力很大,很怕自己完不成,没想到越做越顺。

清明时节,一开始找不到合适的花卉,许嫣红就绣了柳树,配上拱桥绣出一幅江南小景。后来,她又想到了油菜花,就又绣了一幅。有的节气,她就这样创作了两种不同的花卉作品。去年疫情期间,宅家正好给了她创作的黄金期。

前期拍摄了几千张花卉照片,后期为了记录创作步骤,许嫣红又拍了几千张照片,集合而成的《古韵国风丝带刺绣——二十四节气的植物花卉》近期正式面市了。立春是迎春花、雨水是玉兰、惊蛰是桃花、春分是樱花……每个节气、每幅作品除了详细的制作步骤,还介绍了节气和花卉的特点。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针法,许嫣红还根据实践经验,总结自创了几种针法,并在书中一一介绍。她说:“用针线记录下花儿最美的时刻,心情也会愉悦起来。希望有一天,它能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 手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