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数字新基建项目稳步推进 海淀“两区”建设晒周年成绩单

2021-08-25 09:31:06    来源:北京商报

8月24日,海淀区召开“两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海淀区商务局局长王澎介绍,一年来,海淀区7批次67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多元创新主体合力加快“两区”建设,18项数字新基建项目稳步推进,“两区”建设科技创新动能强劲。

“下一步,我们将把重点放在项目落地上。”王澎表示,今年起,海淀加强“政策、空间、项目”清单管理,高标准推进政策项目落地见效。2021年1-7月,海淀区实际利用外资40.94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额720.5亿元人民币,均居北京市首位。自贸试验区海淀组团新增工商注册企业数1206家。

5000家商户与数字人民币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在全市“两区”建设251项制度创新任务中,海淀组团牵头统筹数字贸易港建设任务,84项重点任务(其中对标市级任务68项),已施行“海英计划(升级版)”支持政策,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建设离岸创新中心,落实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等66项任务,占比78.5%。

推广数字货币是数字贸易港建设的一大重点。“一方面,海淀区围绕文化旅游、餐饮住宿、购物消费等七大场景,积极搭建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目前已有超5000家商户可以受理数字人民币,为宣传推广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海淀区在北京‘数字嘉年华’数字人民币推广活动期间,举办了圆明园‘数字人民币游园会’,将数字人民币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吸引了数十万人在线观看,发挥了良好的推广示范效应。”海淀区金融服务办主任刘建民介绍道。

“海淀区在帮助我们向商户推广、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拉卡拉公司党委书记唐凌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21年,拉卡拉成功打造出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商圈、数币受理示范街区及试点园区等样板,以此大力拓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的广度和深度,加快了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进程,目前商户拓展进展情况良好。”

资金使用效率提升20%以上

除了数字人民币推广,海淀区还推出海淀组团金融领域支持政策。落地首批境外机构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便利境外机构管理跨境资金汇率风险,并赋予中关村科创企业更多的跨境金融选择权。

“我们将外债便利化试点的额度由500万美元提高到1000万美元,试点企业外债一次性登记。之前有境外业务的企业,如果有外汇收入,需要在一定期限内换成人民币,下次有需要再换成外汇,我们现在试点把这个倒来倒去的过程省去,外汇可以持有使用。这对于汇率管理有很大便利性。”刘建民解释称。

据介绍,自试点政策实施以来,65家企业办理便利化外债超50亿美元,每年节约财务成本超13亿美元;12家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近100亿美元,资金使用效率提升20%以上。

外债便利化创新是海淀为建设全球创业投资中心所做的努力。除此之外,海淀推进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建立ANSO国际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巢生北京创新旗舰实验室也已启动试运营。“人才E+”工作站于今年2月正式启用。

推进18项新基建项目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是北京市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区”建设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深入推动数字新基建项目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成立新基建专项工作组,着力推进18项新基建项目。

目前,海淀全区已完成5G基站建设3160个。例如在数据智能基础设施方面,支持智源研究院建设智源计算与训练平台,研制智能算力云平台、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系统及高精度生物智能模拟设施,超前布局通用智能发展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区于今年5月发布了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将加快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其中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升级打造先进网络基础设施、大力建设数据智能基础设施两项任务并配套了9个重点项目。

“下一步,中关村科学城将聚焦重点产业谋划标志性项目,瞄准世界500强、独角兽企业等全球顶尖企业,积极引入一批突破性强、带动作用大的标志性项目;进一步拓展国际化项目信息渠道,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离岸创新创业平台、外资龙头企业积极性,加强国际化项目拓展渠道,提升‘两区’建设国际化水平。”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舒毕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记者 陶凤 王晨婷)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项目 稳步推进 海淀两区建设 周年成绩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