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的儿科急诊室 凌晨一点患者仍大排长龙
【社会37度】
编者按:这里的文字没有浮华,没有空谈,没有“标题党”。信息轰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只希望安静记录身边的故事,关注冷暖人生,带你触摸社会的体温。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3日电 题:儿科医生的夜班12小时:医生很忙,儿科很“荒”
作者:冷昊阳
“宁看十男,不看一妇,宁看十妇,不看一儿。”在医疗圈,这句俗语经常被儿科医生拿出来调侃自己。
近年来,“儿科医生荒”经常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医生马不停蹄,家长大排长龙,已成为不少儿科门诊的常态。
近日,记者走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儿研所”),记录了一位夜班急诊医生的12小时。
后半夜的儿科急诊室:
凌晨一点患者仍大排长龙
对于一名已经工作了12年的急诊医生来讲,高强度的夜班急诊,早已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凌晨1点,37岁的儿研所主治医师吕芳已经工作了5个多小时。她从前一晚7:50坐到这间诊室开始,已连续问诊了近30名患儿,甚至未曾起身去过洗手间。
“宝宝哪里不舒服呀?”面对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病情的孩子,吕芳接诊后,都会一一细致耐心地对孩子进行问诊、查体。摸摸孩子的肚子、用听诊器听一听心肺是否有异常、检查孩子咽部状况……
在事无巨细的检查之外,她还会关注到孩子身上的一些细节,和患儿亲近与沟通。
凌晨2:00,面对一个发烧的患儿,吕芳看到孩子手臂上有残留的水彩痕迹。“你今天是不是画画了呀?宝宝真棒,真有才,来张嘴给阿姨看看,啊——”
一边是诊室里的通宵达旦,另一边则是候诊区里的大排长龙。后半夜1点多的儿研所急诊大厅里,仍然人头攒动,候诊区的椅上坐满了从全国各地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机器的叫号声、孩子哭闹声、家长哄娃声此起彼伏。
当晚,和吕芳一起出夜班急诊的还有5名医生,面对两三百个夜间急诊患儿,吕芳和她的同事们一刻不敢停歇。不过,即便这样,诊室外焦急等待的家长们,依然不时抱怨:医生太少,叫号太慢。
近年来,“儿科医生荒”时不时就能成为舆论讨论的话题,供需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的缺口,投射到医院,就是每一名儿科医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高强度的儿科医生:
一晚最多要看百名患儿
这样高强度的夜班,吕芳每4天就要经历一次。
在吕芳的电脑屏幕上,可以随时看到候诊患者的数量。随着时间逐渐走向黑夜,屏幕上的数字也在不断增加,在22:15时,电脑屏幕上的数字为33,而到了后半夜1:30,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47。
凌晨4:42,在吕芳的电脑显示器上,等待患者的数量终于来到了“0”,她也终于可以舒一口气,起身去了接了一杯水,去了一次洗手间。这是她连续工作近9小时后,第2次起身离开诊室。
不过,休息只持续了20分钟,到了凌晨5点刚过,急诊大厅的广播里又想起叫号声。窗外的天空已经透亮,夜班的吕芳重新投入工作,急诊大厅陆续迎来早上来看病的孩子。
清晨8:00,医院新一天的门诊已经开始,吕芳看完了她这个夜班最后一个号。整理好桌上的病历,和白班医生做了工作交接,吕芳的这个夜班算是正式结束。
从晚上7点50分接班,到第二天早晨7点50交班,12个小时的夜班急诊,儿研所的4个急诊诊室共接诊283名患儿,吕芳一共接诊了56个孩子,平均12分钟左右就要接待一名。
吕芳解释,这样的工作强度相对来说已经算轻松。
“现在还只是儿科疾病的淡季,在冬天流感高发期,一个急诊医生一晚甚至要看超过100个患者。我们辛苦点,也是想让孩子少受罪,让门外的家长少着急。”吕芳说。
医者自述:
工作与生活要如何平衡?
常年在医院和孩子们打交道的吕芳,回到家后也有自己的两个孩子要照顾。由于儿科医生的职业特点,工作压力大、与家人聚少离多总是不可避免。
吕芳的儿子今年6岁,女儿今年才2岁。而孩子们的爸爸,也是一名急诊医生。这晚,当吕芳值夜班的同时,孩子们的爸爸也正在另一家医院出夜班急诊。而每当夫妻同时出诊,吕芳的两个孩子只能交给两方老人轮流照顾。
“上有老下有小,而自己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觉得对不起孩子,没有时间多陪伴他们,另一方面也觉得对不起父母,让他们平添奔波。”吕芳说,每一个有医生的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面对医院里这么多孩子,也唯有坚持。
12年前,吕芳从医学专业毕业后就来到儿研所工作,执业这么多年,吕芳不愿意多提自己在工作与家庭之间严重“失衡”。在她看来,这是每个医生家庭的常态,更何况自己的家庭里有两个急诊医生。
对于夜班,吕芳觉得给自己更大挑战的是生物钟的调整,以及夜班里的身体困倦与精力专注之间的抗衡。
上夜班之前,吕芳总是要在家中好好睡一觉,但毕竟,白天还有家事要处理,有孩子要照顾,睡觉很难睡踏实。而不管夜班前睡了多久,到了后半夜还是会犯困,尤其是早上五六点钟,在历经一夜的工作后,她甚至同样的问题都要问上几遍,不断向孩子和家长确认。
儿科的尴尬:
医生短缺 急诊不“急”
医生时刻马不停蹄,患者依然排着大队,在很多医院的儿科门诊,这样的场景几乎就是常态。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儿科医生达到了15.4万名,每千人口的儿科医生数量为0.63名。而在2015年,全国则只有12万儿科医生,每千人口的儿科医生不到0.5名。
三年的时间,中国儿科医生供需矛盾虽正在缓解,但这一比例相比发达国家的水平依然差距较大。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司长秦耕曾在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国家正从学历教育、全科医生培养、住院医师的培训、转岗培训等多方面充实儿科医生队伍建设,2020年的目标是每千人口的儿科医生达到0.69,通过多个渠道是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的。
另一个现实存在于中国儿科诊室的问题,则是儿科急诊的定位偏差。
在一些儿科专家看来,虽然都叫急诊,但儿科急诊和成人急诊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儿科急诊除了担负和成人急诊一样的抢救等功能外,在普通门诊夜间关闭时,急诊仍承担门诊的职能。
这样的设置也直接导致了夜间患者数量的居高不下,纵使有些患者的情况完全不能称之为“急”。正如记者所见,在儿研所推行分级诊疗后,吕芳12小时的夜班,所需输液的患者也仅有区区一二例,其所接的患者,绝大部分都是4级患者,即病情最轻的一级。
“其实我们接诊的很多病例,严格意义上并不是急诊的范畴。”吕芳介绍,往往孩子出现发烧、头痛、过敏等症状,家长都会很紧张,从而不分时间地选择急诊。“谁家的孩子不是掌上明珠呢?我也是家长,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吕芳说。
不过,她也建议,如果孩子只是发烧,精神状态还比较好,并没有必要折腾全家人大半夜来看急诊。与其选择大半夜跑到医院,增加交叉感染的机率,还不如选择在白天看门诊,这样检查更方便、值班医生更多,科室更全面,看病的效率也会更高。(中国医师协会提供采访支持)(完)
关键词: 儿科医者
相关阅读
-
如皋:推进“城乡居保转企保”扩面工作...
今年如皋市全力推进城乡居保转企保扩面工作,截至三季度,新增城乡... -
如皋市江安镇:深入了解人民群众迫切需...
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如皋市江安镇财政和资... -
仪征市交通运输局:充分落实企业主体责...
近日,仪征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培训,针对前期... -
海安市红旗村: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大清理...
按照市县统一部署,近日,海安市红旗村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大清理行动... -
宜兴:全面推进财政法治转型升级 努力...
近年来,宜兴市财政局立足自身职能定位,认真落实省财政厅法治财政... -
吴中区:整合知识产权工作资源 加大知...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了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
- 热消息:鱼子酱怎么吃最正宗?鱼子酱营养价2022-11-25
- 大马哈鱼籽怎么做好吃?大马哈鱼籽多少钱一2022-11-25
- 日本料理常见鱼卵有哪些?明太子和鳕鱼子差2022-11-25
- 精彩看点:鱼籽有什么功效与作用?飞鱼籽好2022-11-25
- 焦点速看:眼妆怎么卸干净?眼妆卸不干净怎2022-11-25
- 眼妆是先贴双眼皮贴还是先画眼影?眼妆重要2022-11-25
- 世界微资讯!画眼妆前擦不擦隔离霜?眼妆需2022-11-25
- 内双眼怎么花眼妆?简单步骤是什么?2022-11-25
- 眼影是越贵越好吗?什么牌子的眼影好用? 2022-11-25
- 大地色欧美眼妆好看吗?怎么画?:环球关注2022-11-25
- 中分刘海如何打理更好看?偏分头发型常见款2022-11-25
- 短发怎么打理才不会外翘?气质型中分短发发2022-11-25
- 环球讯息:中分发型有什么优势?大长脸适合2022-11-25
- 中分短发发型适合哪些女生?中分短发发型好2022-11-25
- 消息!刘海中分怎么处理?中分适合什么脸型2022-11-25
- 如何自己剪刘海?八字刘海适合什么脸型?2022-11-25
- 圆脸发型该如何分线?马尾辫怎么绑?2022-11-25
- 平刘海老是中分怎么办?刘海总是中分怎么恢2022-11-25
- 哪些人不适合中分发型?怎样让刘海变直不用2022-11-25
- 世界热点!刘海总是中分怎么恢复?刘海剪厚2022-11-25
- 霍建华近态曝光豪横十足,接连换乘豪车,却2022-11-25
- 当前关注:胡歌所开车曝光上热搜,网友:治2022-11-25
- 今日快讯:宋家族10月份销量为56843辆2022-11-25
- 杨子大女儿罕见更动态,晒豪车钥匙,被网友2022-11-25
- 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环2022-11-25
- 全球热讯:58亿英镑,苹果要收购曼联?2022-11-25
- 加杠杆死磕银行股,净值不到0.4元 ,40万2022-11-25
- AI财汇早餐:前十月银行业累计发放按揭贷款2022-11-25
- 世界球精选!争议巨大!欧盟成员国未能就天2022-11-25
- sunshine boy歌曲(sunshine boy):全球百事通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