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讲好美中合作共赢故事 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2021-09-06 15:40:55    来源:国际商报

9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北京市“两区”办联合主办的“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CCG第八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2021服贸会期间举行。CCG在会上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中美关系走向对在华跨国公司的影响》。

“中美关系的动荡和变化,并未使大多数在华美国500强企业撤出中国,反而有相当部分企业受到中国市场的吸引,增加了在华的投入。”CCG副秘书长张伟在发布报告时指出,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在华跨国公司仍然看好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韧性,看好中国快速成长的内需市场,以及开放的决心和投资便利化预期,未来将把更多业务重心放在中国,继续扩大或维持在华投资。但报告也同时指出,对中美关系走向的担忧一直困扰着在华美资跨国公司的经营决策。

未明显大规模撤资

报告以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在华有经济活动的94家美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定性与定量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中美科技“脱钩”、全球价值链重塑及美国制造业回流等因素给在华跨国公司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观察发现,中美关系变化对大型跨国公司在华业务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在关税问题上使部分美国企业在华采购成本增加;半数以上跨国公司在维持在华业务的同时,对未来发展持观望态度,但绝大部分跨国公司并未撤出其在华业务。相反,受到中国市场的吸引和更多开放政策的鼓励,有超过四成的跨国公司决定增加其在华业务。

报告显示,94家样本企业中,不到半数(41家)企业在华业务发生较大变动,41家企业中有28家企业选择了增加业务比重。在选择减少或调整业务的企业中,虽然中美关系对其决策影响较大,但企业自身寻找转型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或者不断加剧的竞争也是其作出决策的考量因素。

相对而言,中美关系的动荡和变化,对在华美国500强高科技企业的业务影响比较大。特别是美国对华科技“脱钩”政策,包括实体清单和相关制裁措施,从供应链上切断了高科技公司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使部分高科技公司无法保持与原有合作伙伴合作,不得不退出在华相关业务。28家高科技企业中有21家的在华业务有调整。尽管其中有11家企业增加了在华业务,但减少在华业务或进行在华业务重组的企业也有10家,其业务调整决策与中美关系变化的关联度较大,且10家企业在减少在华业务的同时,对应作出了全球业务布局的调整。如苹果降低在华半导体业务的比重,同时增加了在华新能源领域的业务投入。

投资占比有反弹趋势

跨国公司遭遇的风险和挑战还主要体现在全球价值链重塑和美国制造业回流方面。2021年,美国先后出台针对中国的关键产品供应链百日审查、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鹰法案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美国在华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使得跨国公司重新审视回归本土的产业链布局。但报告指出,中国在工业产能、产业配套体系、市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美国脱离中国单独打造制造业供应链的可能性很小,美国企业全面回归的可能性并不大。

张伟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其他国家对华投资的快速增长,在来华的外来投资中,美企的投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近年来其投资占比有反弹的趋势。

在当前形势下,报告建议中方为跨国公司,特别是高科技跨国公司发展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尽快与美欧建立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机制,加强中美在人文、绿色金融等气候变化、知识产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重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推动一般制造业完全开放及电信行业的有序开放,继续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推动中美相互对等放宽企业准入及市场竞争限制等。

对于在华跨国公司,CCG建议企业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充分预判,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实现对危机的减震和缓冲;在华业务比重较大的跨国公司将部分管理职能前移到中国,确保中国业务部门与企业总部间的良好沟通;更积极地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升本地化程度和品牌影响力;建立更加有效的政府沟通渠道,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公正客观地看待当前的市场竞争和政府监管;与中国企业合作“走出去”,到第三国发展;在华美国企业讲好美中合作共赢故事,继续发挥在中美关系中的“压舱石”作用。

(记者 汤莉)

关键词: 美中合作 共赢故事 压舱石 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