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以“征信修复”为名行骗?国家发改委:严查严处!今年6月底前全部“清零”

2022-03-31 15:25:55    来源:扬子晚报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信息主体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3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强调,相关行为“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严重扰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局,必须严查严处”。记者从企查查获悉,目前我国现存“征信修复”相关企业1万家,其中,江苏省现存“征信修复”相关企业1004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截图

重拳出击6月底动态“清零”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为进一步提升信用服务机构诚信经营水平和信用服务行业公信力,将依托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机制,重点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到2022年6月底,各地方专项治理台账退出率力争达到100%,此后严格保持动态“清零”。

据了解,本次专项治理对象主要是假借“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名义招摇撞骗,通过虚假宣传、教唆无理申诉、材料造假、恶意投诉等手段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市场主体。

主要治理措施包括“建立台账”“重点监管”“集中公示”“打击虚假宣传”“跟踪监测”等。据介绍,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通过大数据监测等手段,筛选出涉嫌打着“征信修复”旗号行骗的市场主体,建立初步筛查名单。

来源:视觉中国

骗术多消费者容易上当

“比如某人有贷款逾期等征信记录,买房子提供个人征信报告想贷款就可能受到影响,可能被所谓的’征信洗白’公司骗钱。”一位征信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征信涉及的主体包括个人和企业,不存在“修复”“洗白”等说法,凡是声称合法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任何人都无权随意删除、修改征信记录。

业内人士称,这类征信修复行骗机构之所以格外“活跃”,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他们的征信修复广告“无孔不入”,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掉入骗局,二是他们针对消费者急于修复洗白个人信用的心理,编织了大量骗术令他们上当,三是某些行骗机构的欺骗套路已形成产业链操作,他们会将自己包装成法律援助、咨询机构、财务顾问等机构,提供从征信修复到债务优化,再到代理投诉的一条龙服务,令消费者更容易受骗。“我们只能增强消费者教育,希望他们主动警惕远离这些骗术。”业内人士说。

江苏征信企业超千家

征信修复企业越来越多。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征信修复”相关企业1万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征信修复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江苏等地。从年注册量来看,近3年是征信修复企业注册量的爆发期,2021年共注册了6188家企业,同比增长了248.4%。2022年前三月的注册量是1200家,同比增长了11.8%。

截至目前,江苏省现存“征信修复”相关企业1004 家,主要分布在苏州(352 家)、南京(193家)、徐州(105 家)等城市。从企业注册量来看,近5年江苏省征信修复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分别是24家、21家、70家、176家、570家。2022年前三月的注册量是146家。

校对 李海慧

关键词:

相关阅读